同時以嚴厲的標準對不達標官員進行處罰,從查問到降級調用,再到革去官職,較為係統周密。
曹昂製定好總體要求,班英也根據政治、經濟、司法、軍事和文化等不同類彆將官職分類,並針對職位的區彆訂出了不同的考課標準。
不得不說,班英從政經驗豐富,曹昂亦比不得。
“公玉從來不用我多費心啊。”
曹昂放下班英製定的細則,對班英說道:“自前漢以來,考核的權力分散,執行又多流於形式,使考課僅及長官而不及吏,郡國守相不思正道,反而多用‘習於計簿,能欺上府’之人,務為欺漫,以避其課。而主持考課之人,多不願秉公執法,破除情麵,以致‘尚書不以責三公,三公不以責州郡,州郡不以討縣邑,是以凶惡狡猾易相冤也’。這些都是製度實行之間的問題。
我準備單設一府,為審計府,由黃浮擔任從事,專司考課之事,考課郡縣;郡中同設審計房,由審計府直管,考課鄉亭。
將考課的權利集中起來,便能使考課製度統一,也便於對審計人員進行監察。”
班英早就習慣了曹昂一言不合,就設置機構的習慣。幕府之中,有士地署,參軍署,記室署等等新設部門,也不多這一個審計府。
“從今年冬天開始進行考課,考課標準在執行中不斷進行完善,務求最適合於當下。”
一項製度,從製定,落實,到最終確立,需要很長一段時間。
不過通過這件事,曹昂發現,隨著分類對官員進行考核,幕府的官製也需要變動了,又是一個麻煩事。
生命不息,折騰不止。
班英離開之後,曹昂又招童恢前來。
童恢上次向曹昂提議之後,曹昂一直未有反應,童恢也不知曹昂的心思,倒是頗為忐忑,今聞曹昂相招,立刻見趕往大將軍府。
到了府上,童恢恭恭敬敬給曹昂行了禮,然後有些拘謹地坐在榻上。
曹昂看了,也一時感慨。
曾幾何時,童恢還是那個冷冰冰的君子,可心中有了欲望,對人對事的態度,自然隨之而變了。
見到童恢,曹昂便問道:“漢宗,你覺得一個輔貳官,最重要的優點是什麼?”
“主公,為輔貳者,要擺正位置,既要勇挑重擔,勇於擔責,有大局意識,團結共事,又要立身立德,保持獨立,不成為主官的附庸。”
曹昂看了童恢一眼,又問道:“若是漢宗做輔貳官,又能否做到這些?”
童恢一愣,心中卻是有一絲明悟。
“回主公,童恢若為佐官,必儘心儘力也。”
曹昂點點頭,沒再多說,便讓童恢回去了。
此時曹昂已經拿定了主意,讓童恢代替王朗的位置。徐州士大夫需要一個高位之人,不是王朗,也是彆人。
曹昂一直在童恢和張紘之間猶豫,現在看來,一個有能力,有操守,卻又有些油滑之人,更適合搭檔班英。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bigeb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