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羊郎有何主意?”
羊衜也不遮掩,直接說道:“應明府,泰山賊寇眾多,危害一方,而奉高城中守軍甚少,已經再經不起賊寇禍害了。
今徐州中郎將徐晃乃是宿將,也曾北破匈奴,東擊黃巾賊,戰功赫赫。若是應明府能將奉高城的防禦儘委托此人,奉高城必安然無恙。”
應劭聽得這話,當然便愣住了。
“徐晃是徐州將領,如何能領我泰山郡的防務。”
“明府何必拘泥於身份之彆,當務之急,乃是破賊守城,保靖一方,自然是要能者上,庸者下了。”
應劭看著羊衜,冷冷地問道:“你們都是這個態度?”
羊衜麵對應劭的橫眉冷眼,並不畏懼,反而挺胸說道:“應明府,無論如何,奉高城的安全最重要,這是我泰山士庶的訴求,也是要求。”
羊衜說完便離開了,應劭心中,一陣無力,卻又無可奈何。
應劭心中很清楚,這些人後麵有徐州軍撐腰,所以有恃無恐,而他也確確實實無力應對。
這時候應劭終於看明白了陳珪的用意。
先是調出郡兵主力,接著徐州軍入城,然後城中士族發難。自已隻要將奉高城的防務交給徐州軍,自已便會徹底失去最後一分兵權和話語權,成了一個孤家寡人,最後淪為徐州軍的橡皮圖章。
可即便應劭看得清局勢,他又能怎麼做呢,他什麼也做不了。
應劭很明白,徐州軍這是非得要謀奪泰山郡了,既然他無力阻擋大勢,還不如順水推舟,做個人情。否則一再阻擋,隻怕性命難保。
於是應劭當即便寫上一封辭呈,派人放到郡府,他本人則收拾收拾行禮,誰也沒打招呼,直接往冀州投袁紹去了。
應劭辭官是陳珪沒有想到的,陳珪還為對方預備了好幾套組合拳,現在倒是用不上了。
不過應劭此番辭官,倒是加速了徐州吞並泰山的步伐。
曹昂得信之後,於是表陳珪為泰山郡太守,又命徐晃為泰山督,總領泰山郡防務,率領左軍駐紮泰山郡。
對於曹昂來說,給陳珪一個太守位置沒問題,可是兵權想都不要想。
陳珪對此也看得開,並無異議。
泰山郡原本是應劭的地盤,盜匪眾多跟曹昂無關,甚至眾多的盜匪還有曹昂推波助瀾的結果。
但是今泰山既下,最重要的便是剿匪。
曹昂於是命徐晃、陳珪二人剿、撫結合,以定泰山。
對於所有招降的賊寇,皆編入軍中。為此曹昂專設泰山軍,以大將徐商統之,名額不定,以安置招降的賊寇。
往日曹昂俘虜、收降的黃巾軍,世家的私人武裝,都是挑選精銳,補入軍中,然後其餘大部裁撤,編入兵屯。
可泰山群盜,已經成了職業盜匪,再讓他們去種地,完全不現實,反而一粒老鼠屎壞了一鍋粥,所以隻得暫時以軍隊安置,以後再徐徐圖之。
徐晃在泰山郡剿匪半年多,平定匪患上百股,招降盜匪一萬三千多人,初步安定了泰山郡。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bigeb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