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曄解釋道:“今廬江郡與荊州接壤,向北有可至豫州。招降幾人,或許可一時太平,可幾人一旦反複,與劉表勾結,北麵的豫州,東麵的淮南,皆在其攻擊範圍之內,則淮南無寧日也。”
“淮南之賊,各據地勢,未可易勝。”
“現在難,總好過以後難。”
“那子揚覺得我現在是否要趁勢南下江東?”
劉曄聽了,立刻說道:“兄長要速取江東,以免為人得了先機。”
“這是為何?”
“江東雖亂,可恰恰因為亂,並無勢大之人。江東四郡,豫章郡太守華歆,會稽郡太守曹公,吳郡太守盛憲,皆是文人,手中無兵,並不能安定地方。而江東民風剽悍,宗賊遍地,又有山越侵襲,治政困難。若是兄長以大將軍的身份,將三人調任,則三人必是願意。
到時兄長委任諸郡,調兵遣將,以大義之名南下,則江東可定。
若是兄長一時放鬆對江東之治,無論是荊州劉表,還是本地梟雄,皆可能趁亂而據。一旦江東一統,地廣山多民亂,則再要攻取江東,乾難萬難了。”
劉曄的意思很明顯,現在江東亂成一鍋粥,幾個太守根本不管事,曹昂占著大義,搶先委任將領,慢慢平定江東便是。
江東跟中原完全是兩回事。
中原雖有世家大族,可都是平原,官府統治力強,至於江東,因為山河隔絕,宗族勢力遍地,不歸王化,想徹底安定,根本不可能。
當然也因為勢力太過於分散,生不出太多的亂子。
可若是不管,有人占了,整合江東資源,再想攻取此地,那就難了。
劉曄此言可謂是頗有前瞻性,曆史上的孫策便是趁著中原混戰,無人顧及的機會,帶著幾乾人就平定了江東。
“子揚了解江東宗賊勢力嗎?”
“除了官府,丹陽郡有張英、周術,吳郡有嚴白虎、嚴輿、鄒他、錢銅、王晟,會稽郡有焦矯、張雅、詹強、何雄,豫章郡有王方,最是勢大,各聚眾萬餘或數乾。
除此數人之外,尚有山越賊帥,如丹陽郡祖郎、焦已、僮芝,會稽郡呂合、秦狼、黃龍羅、周勃、洪明、洪進、苑禦、吳免、華當、吳五、鄒臨、彭式,豫章郡彭虎、潘臨、尤突等等,各方勢力大大小小數百家。”
曹昂聽了,一時頭疼。
沒有經曆過大開發的江東,真是野人之地。
吳國對中國曆史的貢獻,超乎所有人想象。沒有吳國,就沒有江東大開發。沒有江東大開發,東晉就沒法在此立足,則漢家衣衫能不能保存都不好說。
曹操想了想,這才說道:“如子揚之言,還非得先搶占江東不可。若是劉表先取江東,則地跨荊、揚,橫絕南國,若想製服,便要花費百倍之力。
不過江東之地,若想控之,也是極難。非得十年、二十年之功,方可奏效。”
曹昂這時看向郭嘉道:“奉孝,你和公達、子揚三人,先寫個關於經略江東的方策,其他諸事再論。”
郭嘉立刻領命。
而眾人皆看向劉曄。
劉曄與中軍師郭嘉,前軍師荀攸一同定策,此一步登天了。.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bigeb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