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孝對於此事是怎麼想的?”
郭嘉知道,這才到了今日要談的核心之處。
於是郭嘉正了正色說道:“夫人,糜家此求雖然有些無禮,可糜家畢竟於徐州有大功,所求者,不過是家族長保,族人安心。
雖然主公可以拒絕,可是容易讓有功之臣寒心,往後當不會再有第二個糜家了。”
“糜家功勞雖大,難道主君沒有給糜家封賞嗎?”
“主公是有封賞,可是什麼封賞能比得上天下兩成的食鹽產量。
而且糜家的功勞不僅僅隻此。自主公入徐州後,財力緊張,糜家前前後後獻出了數億錢,解了徐州的燃眉之急,這些不是封賞可以酬其功勞的。
主公也許諾糜氏,將來以縣侯封之,可這封侯之日,不過是空口許諾,實在是遙遙無期。”
袁熒聽了,安靜地問道:“奉孝,這一切是你自己的意思,還是旁人也是這個意思?”
“夫人,一切自在人心。”
袁熒看著郭嘉,沒有說話,卻仿佛能看透郭嘉的內心。
袁熒沉默了許久,最終沒有多說什麼,隻是言道:“這件事我清楚了,我會好好考慮此事了!”
“嘉告退!”
看著郭嘉的背影,袁熒從未像今日這般遲疑過。
袁熒當然明白郭嘉的意圖。她在堂上坐了一會,然後便跟花鋤說道:“派人去請表兄過來。”
袁熒是曹昂的夫人,可是在徐州內部,袁熒並無什麼影響力,與曹昂身邊的官員也沒有什麼牽扯,畢竟袁家人曹昂也不敢用。
不過幕府中有一人算是袁氏外戚,便是袁熒的表兄李宣。
李宣乃是李膺之孫,李瓚之子。
黃巾亂後,黨錮解除,李瓚得以出任東平國相。後來李瓚臨終之際,便叮囑兒子李宣等人道:“時局將亂,天下英勇,無如曹子修者。張邈與我交好,袁紹乃我李家姻親,可爾等切勿投奔此二人,一定要依附曹昂。”
於是李宣兄弟在曹昂入主徐州後,便來投奔曹昂。因為是袁熒的表兄,曹昂對其很信重,李宣先擔任開陽令,又擔任彭城郡丞,算是一再重用。
不過李宣素來低調,平日不與人交往,更不參與幕府的內部鬥爭,因此倒不顯眼。
袁熒今日與郭嘉交談一番,心中忐忑,她忽然發現,她似乎對於幕府的事,因為太不關注,以至於需要的時候,竟然無從著手。
可這件事畢竟事關曹昂,也不可能牽扯太多,所以袁熒隻得招李宣前來,問詢事由和對策。
李宣趕到侯府,恭恭敬敬地行了禮。雖然袁熒是他的表妹,可是君臣有彆,上下有分,他於禮節處很講究,從不使人詬病。
李宣坐下,袁熒便將今日郭嘉所言,一一說與李宣。
李宣坐在榻上,沉默不語,過了好一會,李宣方才起身,大禮參拜道:“敢情夫人,為大將軍納妾。”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bigeb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