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昂也想了解一下班英的看法,所以並未回避。
班英便問道:“主公,我見你命新成立的親軍拱衛府負責大案要案。隻是原本督察署、刑曹、審獄司三方負責共審大案要案,這又加上親軍拱衛府,是不是有些權利重複了。”
曹昂笑道:“公玉不必擔心,我所說的大案要案,主要指叛國、間諜以及一些官員隱晦事的案子,不牽扯到之前三司機構負責的案子。”
“那官員隱晦事又是何事?”
曹昂抬頭看向班英。
“若我說這親軍拱衛府等同於司隸校尉如何?”
班英臉色並無異樣,而是從容地說道:“那親軍拱衛府便不當為私,而是為公。主公設置刺奸官,臣等自是同意,隻是既然行公事,以私兵待之,終究是名不正,言不順。”
班英從不怕曹昂行特務事,實際最早的禦史一開始也是特務,但必須要通過正當手段,而不是不受乾涉。
曹昂自是知道班英的心思。
“公玉啊,我們一起這麼多年,你主內,我主外,今日沒得為這些小事煩惱。
我準備各州重啟刺史製度,昔日武皇帝以刺史‘奉詔六條察州’,而今刺史的作用幾乎名存實亡了。
於督察府下設督察史三十人,分赴各州,奉諭督察。凡強宗豪右,田宅逾製,以強淩弱,以眾暴寡者;二千石不奉詔,遵舊典,倍公問私,旁詔守利,侵漁百姓,聚斂為奸者;二千石不恤疑獄,風曆殺人,怒則任刑,喜則淫賞,煩擾苛暴剝戮黎元,為百姓所疾,山崩石裂,祆實訛言者;二千石選署不平,阿附所愛,敝賢寵玩者;二千石子弟恃怙榮勢,請任所監者;二千石違公下比,阿附豪強,通行貨賂,割損政令者。皆懲處之。
此事公玉以為如何?”
班英明白,這是曹昂最大的退讓了。
之前的督察府以中樞監察為主,這一次算是將地方的監察權也交給了督察府,權利大增。
當然要求便是班英不要管親軍拱衛府的事情。
班英雖然還不太滿意,但並不敢多言。君臣雙方在相互試探,都不想觸碰到彼此的底線,而很明顯,若是班英再逼迫,曹昂就要翻臉了。
在班英看來,有督察府看著,親軍拱衛府不至於生出大亂子。
“主公聖明!”
雙方在這件事上達成協議,班英便向曹昂告退。
班英走到門前,忽然聽到曹昂說道:“公與,我知你無私心,我亦無私心。我非秦皇、漢武,卿也不是李斯、公孫弘,願與卿長長久久!”
班英聽了,轉過身來,鄭重地長揖及地,答道:“多謝主公看重!”
曹昂一擺手,班英這才離開。
曹昂有時候也覺得憋屈,但並不後悔。他大可以像朱元璋那般大殺四方,以力服人,不聽話者,儘皆處死,然後得以大權獨攬,言出法隨,可是那樣真的有意義嗎?大凡強勢的君主,秦皇,漢武,朱元璋,雍正,多逃不過人亡政息的命運,哪怕太祖皇帝,亦是如此。
所以若要使國家長久安寧,更要對內維持平衡,對外潤物無聲。
今日曹昂的姿態低一些,並不丟人。跟臣子們對著乾的君主,自以為高高在上,卻不知道上有政策,下有對策,搞不好還像正德、天啟那樣死的不明不白,才是真正的愚蠢。(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