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慮良久,孫賁言道:“城中可戰之兵,不過三乾,完全沒有破敵的可能,若要破敵,必須要有支援。”
這些日子,眾人苦侯支援不至,甚至都快喪失信心了。
還是孫策言道:“我們與郭嘉並不相識,隻怕難以求援,倒不如派人去向韓中郎將問詢。韓中郎將手中有四乾多人馬,若是與我軍裡應外合,必能得勝。”
孫賁也沒有什麼好辦法,隻能指望韓當來救援了。
韓當這個人,雖然性子上有些混不吝,但的確是個仗義之人。雖然他明著並不敢違背郭嘉的安排,但私底下卻是派出偵騎在潁水以東,隨時準備接應。
孫賁派的斥候很快聯係上韓當。
韓當得知孫賁的計策,震驚之餘,也是頗為驚歎。
計策並不新鮮,卻是深究人性。若是引得蔡瑁數萬軍隊攻打汝陰,再有主力從後擊之,則此戰必然大勝。
韓當有些動心了。
不過郭嘉的命令就在那裡,此時出兵,便是違抗命令;若是再派人前往淮南向郭嘉征詢意見,雖然穩妥,卻會誤了時間,貽誤戰機。
這讓韓當陷入為難之中。
不過韓當確實是一員宿將、福將,猶豫再三,韓當決定派人前往壽春請戰,同時出兵汝陰,互不耽擱。
此戰若是能勝,哪怕郭嘉治他的罪,他也心甘情願。
雖然郭嘉要求韓當的主力退到城父,可是韓當一直在向汝陰方向運動,實際相隔,不到百裡。
韓當所部一路狂奔,終於趕在伏擊之前,到達了汝陰北麵二十裡處。
韓當素來機敏,打仗鬼點子多。他很清楚,自己這四乾多人馬,雖然出其不意,但想全殲敵軍,也是困難,所以破敵的關鍵在於製造混亂。
於是韓當便分出二百餘人,趕到汝陰城以南,佯裝有乾軍萬馬,配合作戰。
所以戰鬥打響之後,南北兩個方向,皆是金鼓齊鳴,人聲嘈雜,仿佛有乾軍萬馬奔騰一般,立時便嚇住了蔡瑁。
蔡瑁此時雖然驚愕,還尚未徹底慌亂,細思之下,突然得到一個讓他難以置信的答案。
汝陰之所以空虛,完全是徐州軍設的陷阱,誘他來攻。孫策詐和也是如此,乃是故意誘自己夜襲,以亂其軍。
不得不說,蔡瑁果然精於算計,雖然情節猜的不對,卻猜中了郭嘉的目的。
蔡瑁想到這,整個人都不好起來。
徐州軍設下如此驚天埋伏,計中有計,那伏兵必然是埋下天羅地網。蔡瑁聽著南、北兩側的混亂,他不清楚這是萬人,還是兩萬人,甚至更多。
此時的蔡瑁,再無抵抗的決心。他不是那種頭鐵之人,也沒有死戰的決心,因此立刻下令撤退。
蔡瑁的算計不錯,可本來軍心就低落的荊州軍,麵對敵軍的埋伏和撤退的命令,早就成了霜打的茄子,滿腦子隻剩下一個念頭,那就是逃命。
自主帥以下,將逃,兵逃,官逃,吏逃,連軍中的驢馬騾子也一窩蜂的逃命去了。
荊州軍崩潰了。.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bigeb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