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回在你家買了布回去,短了尺寸,被渾家好一頓罵,原來是你們黑了心搞的鬼,快退銀子!”
“這是剛買的布,快退,不退我這就去告官!”
“不退款是不是?你是夥計,會不知情?你沒聽那小哥說嗎,知情同罪!”吃瓜群眾現學現賣,這就用上大明律了!
群情激憤之下,還真難保有被蒙騙過的客人,直接告到官府去呢!
李掌櫃的大肥屁股,可真的難保了!
夥計們哪裡還顧得上高希主仆,趕快應付退貨退款吧!
…
看熱鬨不嫌事大,越來越多路過的行人,被店裡的吵鬨聲吸引,擠進來看熱鬨。
起哄的、架秧子的、要求退貨的,場麵越發難以收拾。
李掌櫃一個頭、兩個大,聲嘶力竭地做著無用功:勸憤怒的吃瓜群眾克製情緒,保持冷靜。冷靜得了嗎?
整個李記布莊,亂作一團。
“平安,拿上布,我們走!”
“好勒,少爺!”平安答得乾脆、響亮,語氣中著透出十足的信任與佩服。誰說我家少爺是瘋子,我跟他急!
主仆二人出了李記。
“少爺,你怎麼知道布行的尺子有問題呢?”出了店,平安好奇地問道。
“哈哈”,高希沒有立刻問答。他想起了前世,去建材市場買裝修木料的情景。
那家木料店老板的尺子也是作弊的短尺,連計算器都是有問題的,那老板還煞有介事地“認真地”量、“認真地”算呢!
想到這裡,他慢悠悠地對平安說道:“隻要是奸商,無論古今,都是一個模子裡刻出來的,都是套路,揭穿他們並不難。靜香說,以前一直短少尺寸。我就懷疑店家和丁嫂串通,剛才讓你先去買了尺子,隻是以防萬一,沒想到還真用上了。”
平安道:“原來是這樣。那何不從家裡直接帶把尺子來呢?”
“母親會答應嗎?她向來息事寧人,丁家又是村中大族,可不好得罪。”
“那這下,可真的得罪嘍!”平安開始擔心起來。
“管不了那麼多,再想辦法吧!先將布匹賣掉,家裡還等著用錢呢!”
小官鎮並不大,城內的布行大約有七八家,兩人幾乎轉悠了個遍。
高希就像一個幾百年沒說過話的話嘮,進了店裡就和各家店的客人、夥計、掌櫃胡侃。
平安抱著布匹跟著,都有些吃不消了。
平安心中納悶,自己家的這位二少爺怎麼就這麼會說話了?
轉了這麼一圈下來,高希的心裡卻有了底。
現在正是明朝初年,鬆江的棉紡織業正處於爆發的前夜。
剛才鬨了一場的李記布莊,確實算是小官鎮上最大的一家布行了,其他布行在門店麵積、花色品種等方麵都相去甚遠。
聽說外省,還有海外來此采辦棉布的客商,甚至有內廷的禦用監來此采辦皇家用布,其訂單幾乎全數落入李記布莊。
店大自然欺客,所以李記就敢將布賣得更貴,收購棉布時又將價壓得比小布行的收購行市低至少三成。
當然,其中也就少不了和丁嫂這樣貪便宜的人串通,欺瞞織戶。
小布行就活得艱難多了,本錢小、收購成本高、售價不能開高,又接不到大訂單。隻能苦撐!
這不,錦繡布行的張掌櫃此刻就坐在空無一客的店鋪裡,唉聲歎氣,連剛回來的夥計跟他說有人大鬨李記布莊的事,都提不起他的興致。
正百無聊賴間,大門裡走進來兩個人。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bigeb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