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嘴,住嘴,住嘴來人,將他給我拉出去。”
楊士奇連連出言阻止,周新就是不聽,他隻能叫來門外值守養心殿的親軍,將周新拉了出去。
周新就是太直,不懂聖心,情商堪憂。
永樂皇帝看著拉出去的周新,長舒了一口氣,又搖了搖頭:“楊閣老,回頭去告訴他,讓他好好當他的浙江按察使。”
“臣領旨。”
永朱皇帝向後靠到椅背上,閉上雙眼,感到有點累。他的腦海中,浮現出高希的身影。
高希這小子,總能將大道理,講得深入淺出、明明白白,若他在此,必定可以讓周新明白怎麼好好與朕說話,怎麼好好體察朕的一片苦心。
然而,這裡並沒有高希,永樂皇帝也不能休息,下麵還跪著一個人呢!
永樂皇帝重新坐直身體,重現帝王的威嚴。
“顧佐,說說,為何在此長跪不起?”永樂皇帝問道。
“罪臣顧佐,玩忽職守,未能救駕,罪該萬死!”顧佐就這樣伏著身子回話,頭也不敢抬。
曆史上的顧佐,為人剛正,為官清廉,當時的大明百姓直呼他為“顧清天”,視其為大明的包拯。
而且顧佐的性子也很剛,不合群,向來獨來獨往。
可是,這樣一個清官,怎麼就和紀綱有了瓜葛了?朱高熾、朱瞻基都百思不得其解。
楊士奇雖然也不知道答案,卻彆有深意地用心觀察永樂皇帝、顧佐和紀綱的表現。
此刻,顧佐伏在地上,認罪之後一言不發,也不為自己辯解,似乎就等著永樂皇帝發落。
倒是紀綱開口為他求情了:“陛下,據臣了解,那日陛下微服私訪被歹人行刺,退至應天府衙時,顧大人正好外出公乾,並不在府衙內。當時府衙內的差役都跟著顧大人外出辦事去了,府衙內的吏員也不知道外麵發生了何事,故不敢隨意開門。”
“錦衣衛裡有沒有人行賄索賄,紀綱大人不清楚。這發生在應天府的事情,倒是一清二楚啊!”朱瞻基諷刺道。
“小殿下這是說的哪裡話?陛下回宮後,便囑咐錦衣衛查辦應天府尹未救駕一事,救駕不及,實在是事出有因。”紀綱話裡話外,完全是在袒護顧佐。
當然光空口白話為顧佐開脫,未免太過牽強。他一轉身,對永樂皇帝又說道:
“陛下,錦衣衛已經查過,顧佐平時為官清正,在百姓中極有聲望。前年,盧美人的叔父在京郊與人鬥毆,竟將對方打死,卻無人敢管。還是顧大人聽說後,親自主持審理,將王美人的叔父繩之於法。當地百姓,人心大快。”
“聽起來,你顧佐倒還是一個好官。”永樂皇帝說道。
“臣不敢得‘好官’二字的褒獎,但請陛下治臣不救君父的死罪。”
“太子、楊閣老,你們怎麼看?”
“不救君父是大逆,應處死。”朱瞻基搶著說道。
“閉嘴,沒有問你。”朱高熾訓斥道,朱瞻基不服氣地撅起嘴,卻也不再說話。
朱高熾說道:“父皇,不救君父確實不該,但念他當時並不在府衙內,無心之過。還是從寬處理吧!”朱高熾向來以寬仁待人,這個回答確實真心誠意。
“陛下,顧佐雖是無心之失,但到底還是因為他治下不嚴,臨機處置不當,置君父於危難之中。依臣看,這應天府尹的差事,他就彆乾了吧!可交刑部議處。”
永樂皇帝想了想,說道:“那就免去顧佐的應天府尹差事,入詔獄,待錦衣衛進一步查清後,報朕定奪。”
“父皇,這入詔獄”詔獄是個什麼地方,誰都清楚。朱高熾想求情,彆將顧佐投入詔獄。
永樂皇帝冷冷地一抬手,阻止了朱高熾,意思是到此為止。
紀綱和楊士奇的臉上,都現出一絲不易察覺的喜色。
錦衣衛名聲臭,天下皆知。願意倒向錦衣衛的,都是一些墨吏、趨炎附勢之輩。
像顧佐這樣的清官,甘願成為紀綱集團的成員,著實令朱高熾不解,卻有助於為紀綱集團撐門麵。
兩件官司處理完畢,眾人退了出來。
朱高熾看看左右無人,便對楊士奇說道:“楊閣老,這顧佐可惜了,好好一個清官,偏要與紀綱同流合汙。”gonb
“殿下,紀綱為顧佐開脫,聖上令其入詔獄。顧佐沒事,頂多府尹做不了。”
“一個清官被開了,我大明的損失啊!”
“做不了府尹,可以到彆的地方去做官嘛,正好躲一躲這京城之中的明槍暗箭。”
“哦~~”,朱高熾明白了。
朱瞻基卻不明白:“父王,你哦什麼?”
哈哈哈
朱高熾和楊士奇都開懷大笑起來。
兩個月過去了,鄉試臨近。
到達應天府的南直隸各地舉子越來越多,在京師的各地會館幾乎都被前來應試的舉子住滿了。
找不到低價或免費會館客房的舉子,隻能找客棧去,而此時房源緊張,房費自然就水漲船高。有些貧苦人家出身的秀才,隻能暫時棲身道觀、寺廟。
不過,對於富家子弟來說,房費根本不是問題,而是要住得舒服。
來自鎮江府的富家公子滕飛,已經帶著書童跑了七八家客棧了,沒有一家讓他滿意的。
鎮江會館就彆提了,雖說對家鄉學子免費,但在他眼裡完全就是“臟亂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