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樂皇帝對“錢”這件事如此敏感,並不是沒有道理的。
自洪武三十一年1398年)開始,江南各地暴雨成災,糧食減產嚴重。江南是大明最主要的稅收來源地,由此朝廷財政收入大減。
建文皇帝在位的最後一年,已經派了工部侍郎吳中、兵部侍郎方賓前往江南治理水患。但這兩人不通水務,朝廷花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財力,收效甚微。
永樂皇帝初即位後,繼續花錢,再派夏元吉前往江南。
這一次征用了十萬民夫,將吳淞江到太湖之間的運河鑿通,沿途廣設水閘。接著夏元吉又督造白秋河、太湖流通工程。
這兩項大工程,一乾就是近三年,銀錢花得“野嘩嘩”花錢如流水般)。
接著,又是鄭和下西洋,修《永樂大典》,發兵三十萬征安南今越南)等。
到永樂十年1412年),北征蒙古兩次,一次是派淇國公丘福北征,全軍覆沒,另一次是永樂皇帝發兵五十萬親征。
這些林林總總、一件接一件的大事,哪一件不是要花錢的?而且花的還都是大錢!
國家財政當然吃緊,一個直接後果便是,就算是永樂皇帝,也囊中羞澀,花錢時要小心翼翼。
永樂皇帝的理財能手、財政大臣戶部尚書)夏元吉,不得不對永樂皇帝及皇室,包括宮廷開支、各地的藩王用度嚴加監督,動不動就上書勸阻、反對。
事實上,皇帝的內庫雖屬皇帝私產,但在實際運作中,仍舊要受到戶部、工部、都察院等部門,尤其是科道的監管。
永樂皇帝之前已經答應用“一萬兩市值的股票”入股“皇家錦繡股票交易所”了。
現在,高希又要讓他出一萬兩入股什麼“大型超級市場”,他這個“窮皇帝”當然要跳腳。
“慢慢慢,父皇且莫急,高希,這‘大型超級市場’又是什麼東西?”朱高熾問道。
“大型超級市場是一種商店,特彆大。”
“有多大?”永樂皇帝問。
“若論鋪麵大小,至少有一百個錦繡布行那麼大,然後吃穿住行,幾乎所有能想到的東西,在這個大商店裡都能買到,而且比在彆的地方買便宜得多。”
永樂皇帝和太子你看看我、我看看你,想象不出“大型超級市場”是一個什麼東西。
“陛下、太子殿下,我已經讓人做了‘可行性研究’,你們要不要先聽一聽?”
“什麼是可行性算了,朕也聽不懂你這些新詞,你就說給朕聽吧!”
高希便去叫子龍和滕飛進來做報告。
夥計們抬進來一塊大木板,老規矩,又是ppt圖板。
上麵釘著好幾層紙,每張紙上都標了圖片、文字等內容,又配上各種不同的顏色。
高希、子龍、滕飛三人輪翻上陣,ppt圖板換了一張又一張,講述“大型超級市場”的理念、發展規劃、投資回報率等。
永樂皇帝和太子聽得迷迷登登,也知道是一件好事。
等報告說完了,高希問:“陛下,如何?”
“是一件好事,朕也願意入股,但朕沒錢。你想讓朕入股,就先欠著股金,以後賺了錢,就從分紅裡扣。”
好嘛,這個鐵公雞皇帝,想玩“空麻袋背米”的遊戲。
高希看看朱高熾,意思是:大哥你入不入股?
朱高熾笑道:“你彆看我,本宮在你這裡有五萬兩銀子的股票,剛才已經被你挖走一萬兩了。現在還有市值十二萬,你想拿多少去就拿多少,但多少給本宮留一點。要本宮掏銀子,本宮也沒有。”
“好吧,不出銀子也行,那就出地吧!”高希看起來很無奈。
實際上,他早想好了,這是以退為進。
先讓永樂皇帝出銀子,他肯定不肯,然後“退一步”讓他出地,他就會比較痛快地答應。果然
“出地?”朱高熾問道。
“對啊,要造這麼大一個商店,自然要一塊足夠大的地皮。陛下和太子殿下,若能出一塊地皮,就算是折了兩萬兩銀子,如何?”
“早說嘛,要地還不簡單。這事讓太子給你辦,朕和太子在應天府各處的莊子、宅院,你覺得合適的,就劃歸你這個什麼超級市場了。”永樂皇帝痛快地應承道。
“多謝陛下、太子殿下,臣還要再請恩旨。”高希一聽大事已成,又跪了下來。
什麼是得寸進尺?這就是得寸進尺。
永樂皇帝剛才已經領教過高希這個小花招了,遂立即問道:“不要裝腔作勢地跪著了,拿筆來,說吧,這回要朕賜什麼字?”
“皇家錦繡超市。”高希答道。
永樂皇帝一揮而就,夥計收了,送去裝裱。
“行了,朕和太子來你這裡半天了,也乏了,這就回宮”
“陛下,先彆忙著走。”高希手一揮,有夥計呈上來三杯美酒,“今日數件大事辦成,這裡有美酒三杯,臣恭請陛下、太子殿下飲用,是為小小的慶賀。”
永樂皇帝和太子已經聞到了清幽的酒香,令人精神一振,於是端起酒杯小飲了一口。
“嗯,好酒!”太子讚道。
“好酒啊,”永樂皇帝喝完一口後,仔細欣賞著杯中的酒色,“好酒,朕知道這是貢酒,鎮江丹陽的滕記黃酒三年陳。對不對?”
“正是,陛下。這滕記酒業已經與股交所談妥,他們的股票準備在股交所上市,即將發售,陛下是不是要預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