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希和楊霸天跪在養心殿冰冷的金磚地麵上,太子朱高熾誠惶誠恐地侍立在一側,永樂皇帝坐在龍椅上,銳利的眼神越過寬大的龍案,射到了高希和楊霸天的身上。
他剛剛看完紀綱上的密折,將高希帶兵硬闖他的宅院,又將他打傷,逼迫他放人的故事,多多少少添加了一點佐料講了一遍。
“革去楊霸天一切官職,在家候旨。無朕旨意,不得外出一步。”永樂皇帝這算是口諭,聽起來像是革職、禁足,並沒有太大的處罰,但要“在家候旨”,後續有什麼處分決定,很難說。
永樂皇帝的臉上無悲無喜,語氣和平時一模一樣,無絲毫波瀾,讓人看不出也猜不出他在想什麼。
“謝陛下恩典。”楊霸天磕了頭,退了下去。
“沒有兵符火牌、私調神機營兵馬。擅闖私宅,射殺朝廷大臣。挾持人質劫獄。朕聽說你高希精通《大明律》,你說說,你做下的這些事,都是哪些罪?”81.????
“回稟陛下。依據我《大明律》:擅調官軍杖一百,罷職發邊遠充軍;無故入人家者,杖八十;若以威力製縛人及於私家拷打監禁者,杖八十;劫囚者...”
高希停了下來,永樂皇帝追問道:“劫囚者如何?”
“...劫囚者...斬。”
“很好,《大明律》背得很熟。隻是你高希身為朝廷要員,知法犯法,罪加一等。來人,先將高希送去刑部打他二百六十杖。”永樂皇帝冷冷地說道。
兩個殿前護衛進來,就要帶高希走。
“慢!”朱高熾大叫一聲,然後跪下來求情:“父皇,高希這回犯下大錯,一是他為眾位官員請命,想要救的也是夏元吉和宋禮兩位朝廷大臣,並不是為自己的私利,望父皇念在...”
“不為私利,便可以亂了朝廷法度?”
“陛下,若無紀綱亂抓濫捕,搞得官員人心惶惶,臣也不至於出此下策。臣是擔心,若不及時將夏、宋二位大人救出,他二人便會像許多官員一樣,不明不白地死在詔獄中。”
“放肆,朕所設的詔獄難道是不講天理王法的地方嗎?”
“敢問陛下,還記得謝大人謝縉嗎?”
“你...你好大膽!”永樂皇帝沒想到,今天是要治高希的罪,高希倒拿謝縉說事,來戳他內心的痛處。
解縉本來也是朝中大臣,朱元璋在時就十分賞識他,委以重任。
不過此人也是一個“直臣”,對朱元璋說話也是直來直去、不會拐彎,然後惹惱了朱元璋被罷官。到了建文帝朱允炆上位,他才再度出山。
到了永樂皇帝這一朝,他也是先受重用,後同樣因秉性耿直,見怒於永樂帝。
五年前,永樂皇帝便找了一個理由將他投下詔獄。
說實話,永樂皇帝一直後悔做出這樣的決定,幾次派人前去試探謝縉的口風。這謝縉卻始終認為自己沒錯,寸步不讓。皇帝派人來試探,這本身就是一種無言的妥協姿態,但這個“直臣、呆書生”看不懂,不給永樂皇帝台階,結果君臣關係便僵持至今無法化解。
永樂皇帝最不願意有人提這件事,今天卻被高希提起來,心中的羞愧與憤怒可想而知。
“陛下當日應該不是想要謝縉死吧?可是謝縉現在如何了,陛下可知?”高希毫不退讓,語氣中帶著強烈的責備之意。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bigeb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