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就說過,此時大明朝中的言官領袖有兩個,一個是刑科給事中陳敬宗,一個就是這個李時勉,有“南陳北李”之稱。
什麼叫“言官領袖”,就是皇帝老子的帳也不賣,是硬骨頭中的硬骨頭。
當初“天火燒三殿”事件,他是堅定支持蕭儀“反對都城北遷”主張者之一。
新帝登基,他自然高興,卻對洪熙皇帝突然在女色問題上放飛自我非常不滿。
這不,今天他是專門來問事的?
問什麼事?前一陣,他寫了一份規勸永樂皇帝遠離女色、節製愛欲的奏章,結果送去通政司後再無下文。
通政司的書辦看了這份奏章,偷偷掩嘴笑,拖了幾日,混在無關緊要一類的奏章中遞進了內閣值房。
內閣值房文書又不是蠢蛋,洪熙皇帝正在“放飛自我”呢,現在遞這個上去,不是找罵嗎?遂也不當一回事,扔在一邊。
今天李時勉是特意一早跑來,向文淵閣向管文書的官員問責的。
他一進門,還沒等他找人問話,卻被夏元吉一把拉住。
“時勉兄李時勉,名懋),你正好來了。”
向來老成持重的夏元吉,突然變得這麼熱情,李時勉嚇了一跳。
夏元吉的失態情有可原。他做了二十餘年的大明朝戶部尚書,像永樂皇帝那樣大開大合花錢,讓他天天想著到哪裡找出一筆錢來的日子,他受夠了。大明朝的財政這麼搞下去,他兜不住。
夏元吉也覺得自己失態了,忙鬆開手,抱拳施禮。
“失禮、失禮,時勉兄莫怪。你看看這個。”
夏元吉將一份報紙塞到了李時勉手中。
李時勉一目十行,掃了幾眼,匆匆將頭版頭條看完了。
“時勉兄,陛下決意還都南京,聖旨也都擬好了,就等用印頒布後施行了,卻不想太子和太傅反對,一晚上還搞出這些事來...”
“維喆夏元吉的字)兄,我...”李時勉想說話,卻被夏元吉打斷。
“時勉兄,中樞大臣們都與陛下的意思相同,但現在看來還不夠。你是言官領袖,若能與陳敬宗陳大人一起,與諸位大人上一個公折,表明支持陛下還都南京的立場,或可讓陛下更安心。”
“維喆,我向來是反對先帝都城北遷的主張的,太子和太傅昨夜的訪談錄,我還要細細研讀一翻。我今天來是想問一問,我規勸陛下遠離後宮女色的奏折...”
“維喆,還都南京關乎大明氣運,你要知輕重緩急才是。女色是小事,且放一放。你一向反對都城北遷,這還都南京一事,怎麼可以坐視不管?”楊士奇說道。
“閣老,我當然要管,但陛下近些時日近女色過甚,已有氣血虧損的症兆。龍體也是國本,怎麼可以說是小事?”
李時勉這樣的剛直不阿的言官,性格耿直,多少有些魚木腦袋。
他認定的事,就要辦到底。皇帝近女色過多,和還都南京,在他眼裡沒有大小。
永樂帝在時,他都敢懟,更彆說是對楊士奇了。
楊士奇知道他性格如此,也不計較,夏元吉卻有些著急。
“時勉兄,還都南京關乎兆億生民、江山安危,你定要站出來說話。”
“那是自然,不過...”
李時勉好像要表達什麼不同意見,才說了半句話,卻聽門外有太監大聲通傳:“太子殿下到,太子太傅到。”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bigeb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