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後,又拿著手中那一遝畫像,對著袁紈、金琬琰、朱詹鯤、朱詹鵬、高強,還有高父、高母、高罕一家、平安兩口子,挨個對照了一遍。
隻有一個八十多歲的老頭,他沒有畫像,那是高希的蒙師胡老秀才,從未涉足朝堂之事,因此朝廷上並無他的畫像。
這小頭目此時心中已經有了八九分數了,交待道:“你們看好此地,一個也不準跑了,也不準怠慢,我這就去請將軍來”。說完,著急忙慌地一轉身就跑出了艙房。
過了一會兒,高希隻聽得“咚咚咚”一陣急促的腳步聲,接著艙房被一把推開,一個身形魁梧的中年將軍站在了門口。
“將軍,就是這一家人。屬下不敢確認,也不敢自做主張,請將軍定奪。”剛才那個小頭目向這位將軍報告。
“啊,侯...”袁紈喜出望外,來人正是高希袁紈夫婦的老相識侯端將軍。
當年,高希孤身一人大戰海盜,就是假借侯端的大名,有勇有謀地將張三根等一乾汪洋大盜殺得大敗。
當年侯端還隻是金山衛的副手,任指揮同知。
後來金山衛軍跟著高希北上平安趙王之亂,以勤王之功,一把手指揮使西貴升任五軍都督府都督僉事,侯端順理成章升任了金山衛的一把手。
這十幾年來,金山衛軍因為早年入股錦繡集團的業務,再加上小官鎮經濟的飛速發展,金山衛軍早就擺脫了當年窮得叮當響的局麵,現在要錢有錢、要人有人,財大氣粗。
如今的金山衛軍在侯端的治下,更見軍紀嚴明、武備整飭。
前些天,他從報紙上得知“高希葬身火海”的消息,著實傷心不已,一個人在軍帳中暗自流淚。
還沒等他反應過來,又接到密旨,將袁壽一家鎖拿,聽候發落。
密旨是由太監傳的口諭,也沒個理由,他隻能執行。
另一道密旨倒是有行文,還配了畫像,厚厚一遝,再一看,好嘛,就是高希全家啊!
他當場又喜又悲。
喜的是高希沒有死。如果高希真的死了,皇帝老子為什麼還要暗中搜捕高希?還要抓袁壽一家,不就是因為高希是袁壽的小舅子,袁壽的父母是高希的嶽丈和嶽母嗎?
悲的是,皇帝如此如臨大敵,布下天羅地網,高希一家能逃出去嗎?
他雖貴為金山衛最高指揮官,掌握著鬆江府地方的衛所官兵,但他也不能明目張膽地幫著高希一家逃走。更何況,他也不知道高希在哪裡。
他隻祈求高希能從鬆江府這裡往外逃,多少他可以想辦法護高希一家周全。
這些天他茶飯不思、寢食難安,就怕高希不從鬆江府這裡逃走。
朝廷雖然派了錦衣衛過來,都被他以小官鎮實為大明第一城,人口三百餘萬,需要分工協作為由,將他們唬弄去檢查城裡的旅店、茶肆、商鋪了。
他自己則日夜帶著官兵登船檢查,一定要自己先找到高希才行。
隻是那幾個來傳口諭的內官有點麻煩,像是幾貼狗皮膏藥,時不時、冷不丁就串到各處碼頭,自作主張登船查看花名冊。
侯端雖然內心極其厭惡錦衣衛和內官太監,但表麵上卻大獻殷勤,派了最好的馬車,每日將他們送去城內最好的茶肆、酒樓、戲院、勾欄之中。
小官鎮的燈紅酒綠和繁華似錦,一下子就將他們弄得夜不歸宿,沉醉溫柔鄉了。
此刻,侯端終於看到了高希,為高希懸著的心也落了地。
看到袁紈麵露喜色正要叫他,侯端卻大吼一聲,狠狠地打斷了她。
“侯什麼侯?!來人,拿過畫像來,讓本將軍一一驗看。”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bigeb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