於是乎,問了魯大行一個問題:“王直是怎麼死的?”
魯大行:違抗朝廷天威,被典正明刑。
衛鏗見到他裝傻,乾脆明說了:“嘉靖三十三年四月,胡宗憲受命出任浙江巡按監察禦史,官至兵部左侍郎兼都察院左僉都禦史,總督南直隸、浙、福等處軍務,負責東南沿海的抗倭重任。為招降王直,胡宗憲先將王直的老母妻兒放出監獄,優裕供養,後遺使蔣州和陳可願至日本與王直養子王滶交涉,遂見王直,曉以理,動以情。當得知親人無恙,他不禁喜極而泣,並向來使訴苦“我本非為亂,因俞總兵圖我,拘我家屬,遂絕歸路。”
嘉靖三十七年,王直至杭州預備請降。被杭州巡按王本固誘捕三司集議時曰“王直始以射利之心,違明禁而下海,繼忘中華之義,入番國以為奸。勾引倭夷,比年攻劫,海宇震動,東南繹騷。……上有乾乎國策,下遺毒於生靈。惡貫滔天,神人共怒。“
衛鏗意思很清楚:王直是準備投降了,和朝廷和解,但是剛上岸就被乾掉了。
說完這一切後,衛鏗總結道:“王直該死!但是這裡麵程序有問題。”
王直是有裂土之嫌的叛匪,還是外邦進犯邊疆外夷?
衛鏗對著這懵逼的魯大行,繼續說道:“如果是裂土之嫌的叛匪,詐其入網,審而殺之,毫無問題。”
因為這是大明朝王朝內治,大明是中華唯一的天命,有對兩京一十三省下轄之民屬地審判權。
隻是朝廷給他的定性應該是建立偽政權,也就是以自立徽王定罪。而不是倭寇。
但是大明官方文件將其定義為了倭這個外夷之邦,這種誘殺就完全沒有上國的禮儀。
兩國交戰不斬來使。這是春秋戰國時期就對外輸出的禮儀。
衛鏗惱怒:“大明是上國,在這件事上,臉都不要了嗎?”
衛鏗對魯大行說道:“大明現在對我們,到底是視作為“內”還是“外”?”
作為“內”,那麼就得談:如何臣服,交稅上報田土,委派官員。
然而視作為外:那就是討論怎麼稱臣納貢。
衛鏗:大明官方應該說明白,大員島算什麼!而不要想鄉間遊道一樣掐手指打啞謎。
大明的君臣官僚體係,眼下在大航海時代,麵對對外開拓的集團:以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的名義來沒收全部財產,同時又給你按上一個外夷名字進行驅逐。
簡而言之,墾拓會對現在大明王朝存在著信任危機。
衛鏗見魯大行可能還是不懂,則是稱呼到:“如果朝廷沒有明確的給一個官方身份,那麼我們不會輕舉妄動,授人於口實。”
衛鏗心裡話:教皇帝老兒該怎麼做皇帝,海瑞會用他的《治安疏》來個“天下第一輸出”。
至於衛鏗眼下用白話文發幾句牢騷,是不會傳到上麵去的。
魯大行帶著信息回去了,不過這份情報不是傳到俞大猷那裡,而是到了錦衣衛那兒,然後再通過東廠最後來到禦前。
…北都,萬壽帝君的道觀中…
由於大明水滸傳盛行。“詔安剿賊”調動梁山好漢打方臘)的策略不足為奇。
隨著精舍仙修的君王朱筆一批,內閣開始調動泉州浯島上衛所兵墾拓隊買下來的千戶職位)進剿此時入閩南的倭寇。
這回,來自大明的錦衣衛終於將命令傳給了浯島的衛所了。
而隨著命令一到,穿著草鞋的錦衣衛們準備看一看這個海外巨商在這裡開拓的港口,結果發現一批重甲士兵們,就已經拎著火槍,帶著包裹整齊列隊上船了,而調動該支部隊的守備是蘇千恒。
守備的管製隻能調動百人,現在領著上千人出海。
錦衣衛準備跟著觀察的時候,鐵底鯨皮靴子的憲兵就把他們請到了船上,一起出征。
以大明的名號出征,也就不必避開錦衣衛,乾脆大方的讓他們看,省的朱家那幫多疑症患者想東想西。
隨著大明朝廷的旨意下達,衛鏗在時空團隊中定調:“墾拓隊在五十年內都不會和大明王朝直接作對的。”
在穿越三年,衛鏗認為整個大明王朝內部矛盾相當複雜,土地兼並,地方豪紳,都不是省油的燈,接下來百年內,大明更是要經曆一係列天災人禍。
直接推翻大明王朝,封建餘孽仍然存在。而且墾拓隊現在構建的開拓性資本主義團隊也不適合維係一個大一統內陸文明性國家。
所以最佳方案是和朱明王朝合作。這個合作過程中,我方姿態低一點,政治上稱臣,經濟上供,確保人口和文化的後方穩定。
漢末曹操挾天子以令諸侯,而現在墾拓隊決定用朱明名義,來橫掃東南海,奠定“太平洋貿易公司”的威名…
衛鏗:我不差錢,但是既然要權錢交易,當然是要和最大頭目進行交易。
在沿海地區,墾拓會貸款給海軍建了十五條兩百噸級彆飛剪漁船。
同時拿著聖旨作為幌子,來到沿海以雇傭海民,培訓成水手。
陡然壯大的海軍,對這幾年無人機海上觀察的倭寇在外海窩藏地點,開始了進軍。
7月1日,在外海群島上逮住了這幫作為倭寇的海賊。
麵對大約三百人的海賊,秦天壽派遣了四個排一百人下去迎戰,邁著整齊的步伐,身上鎧甲也隨之有節奏震動,海賊們中的幾個真倭還想舉著武士刀上來蹦一下。
結果被三十毫米的步兵炮鎖定,在光學瞄準鏡鎖定下,根據測算,隨著六棱炮膛中火光迸射,這個一百米外舉著刀跳著的小矮人,就隻剩下屁股了。
由於倭寇沒有步兵火炮等遠程火力,更沒有騎兵衝擊力量,排長們決定用散兵線靠近,直接貼近到六十米的地方停了下來,所有人解開了轉輪槍械保險。步兵們開始瞄準。
一輪爆豆子般的速射開始,左輪打完後則是拆掉,然後繼續換一個新左輪。
當然現在用不著換兩輪,排隊列在射完了一輪後,對麵已經崩了。
這幫海賊衝在最前麵的倒下一大片,在確定第一輪火力投射已經達到最大效果後,排長們快速聚攏隊列,直接上了刺刀衝了過去。
兩百多人被明晃晃的刺刀追的跑,其逃跑的過程中,這波倭寇們丟掉了武器。
秦天壽大明本時空軍戶提拔軍官)見狀派遣了早已準備好的預備隊,哦,這些沒有穿著鎧甲的五個排的士兵,當即舉著刺刀追上去,將海賊給圍起來的。
秦天壽抓住了所有俘虜,大聲高喊:“人分為三類,第一類說粵語的,就地槍決,這裡就是閩地,這屬於吃窩邊草了,在這就是趁亂混入海賊的隊伍中劫掠放縱,這種帶路的,如果沒有什麼技能,且不交代出家人,就必須得斃了。
說其他方言的,則是打一頓運回去勞教。
至於腳趾上穿木屐真的倭寇,那就交給朝廷了,巡撫們需要實實在在的功績!”
打完這一戰後,秦天壽對京城來的錦衣衛的頭目說道:“大人兵貴神速,我們得快速支援的俞總兵。這些真倭們,還希望您派弟兄找當地官府來看管一下。”
錦衣衛派來的宋百戶,還在這個堅鎧快槍的震撼中。
他清楚眼下這隻軍隊絕對是天下強兵,在聽到秦天壽的話後,他回過神來,立刻說到:“好說,好說,秦守備是國之棟梁。”
他意識到這是撈功勞的好機會。
這些送上去的真倭,在地方官上報中,就可以是斃敵人數千,擒獲頭目。
蒸汽船繼續開動,重甲兵團朝著下一個戰場平推而去。
7月3日,僅僅十個時辰不到,浯島戰兵,飛奔到了海賊戰場,且與附近的俞家軍大營取得聯係。蘇千恒確定了隔壁這隻“友軍”的兵力是三千人。蘇千恒麾下的參謀部正在確定最壞可能。
坑之預備:有沒有一種可能,沿海的官老爺們在剿滅倭寇後,命令戚家軍和俞家軍聯合起來把咱們也“順便”剿了,所以,現在為大明打工得留個心眼,得用嚴陣以待告訴這個時代大明沿海的這兩支強軍,自己可不興“順便剿”
這時候,海上,俞家軍水兵已經封鎖了。陸地上,目前戚家軍正在從陸地上趕來預備與海賊決戰。而“浯州”千戶衛則是過來搶人頭的。
秦天壽是抄起了指揮刀,麵對地圖上插上去,對困獸猶鬥的海賊們發起正麵衝擊。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bigeb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