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統曆2292年,浬海和鹹塰方向上,東正聯邦在損失了十二位將軍,超過兩百萬職業軍隊,超過一千萬噸鋼鐵後。
東正聯邦不得不全麵後撤,放棄了大片領土的生產。喀山要塞地區所有的工業點、農業區,被東正人自己炸毀、破壞。
這是毛子應對曆史上歐羅巴方向多次入侵時,執行的焦土戰略。隻是對歐人來說這一招是有效的,對於神州來說,則是有些意興闌珊了。
~
曆史上,歐人對斯拉夫人盤踞的地區東推,戰略上總是以莫斯寇為代表的大城市為目標。
所以對歐人來說,勝負條件在於,是否能征服莫斯寇,讓其成為服從自己的衛星國勢力。斯拉夫人作為防守方,隻要堅持到底,就能把西邊來的對手熬過去。
現在他們對神州用同樣的戰略,卻是錯了。神州的漠北西域的對手戰略目標是“你特麼,離我遠點!”
東正聯邦大幅後撤,神州方麵沒有進一步追擊的打算。麵對浬海低地以及伏邇加河下遊肥沃的領土並沒有占領的打算。
沒錯,這塊領土的確很肥沃,浬海周邊民族為這裡流的血能染紅伏邇加河。但是神州沒有必要為這片矛盾重重的土地,付出治理的心思。
以莊子的典故來說:“鴟得腐鼠,鵷鶵過之。”
~
以漢唐的對北作戰進程——打擊完北方強敵的有生力量後,就是坐等強敵分裂。
而現在已經有這個趨勢,在浬海、潶海陸橋那塊地的地方勢力,已經開始出現對東正聯邦的不服從了。
那疙瘩,有幾個近古時代著名的名詞:格努幾亞、車茞。
故,秦統曆2292年後,神州西域確定東正聯邦已經將浬海地區進行焦土後撤後。
神州方麵宣布尋求和平,後撤到夷播海地區實際控製線內,暫停對東正聯邦的打擊。期待東正方麵與己方進行進一步談判。
~
這場世界島中心的戰役,突然地開始,突然地結束。
戰爭給雙方都帶來一定的損失。
嗯,對神州而言,囤積了十年的軍事裝備,以及上十億噸後勤補給,都被打空了。陣亡損失的人員超過七百人,是比較疼。
當然!這些軍事準備本來就是應對西部衝突的。現在已經達到戰略目的,隻能說,這種投入沒有打水漂。
在寰宇大戰紛亂時代,神州這樣的大國,能用這些軍事投入,在一個戰略方向上換來了足夠長的地區和平,不虧。
並且神州將戰火擋在了外線。同時打完就收縮,沒有戰後治理的爛攤子。
但對於東正聯邦來說,這場戰役就是一地雞毛了。
最大的一股戰略進攻力量全軍覆沒,統治區內的生產力由於持續不斷地被消耗抽血,工業生產力下降三層,而且還是短時間難以恢複的。
最重要的是,自征服歐羅巴和大食北部後,被神州這麼一碰,其領導集團統治權威被嚴重削弱。
~
在高加索地區的光明宮殿中,東正人的‘偉大的爸爸’,麾下多個將軍的位置已經空缺——其中包括三位來自未來的將軍。都是被神州兩年的軍事打擊製造的缺。
領袖看著浬海周邊的地圖。
東正的確已經後撤了,但是波斯地區方麵將機械化部隊沿著浬海展開了,這讓東正人們非常憤怒。
被強者擊敗無話可說,但是波斯地區顯然是弱者。在神州已經不再為其投入軍事同盟的義務時候,波斯人卻趁機在此地謀取利益。實在是膽子有些肥。
但東正聯邦這時候卻沒有力氣南下了,最多隻能小規模懲戒波斯人。可這鎮壓和反鎮壓後續的問題,是連綿無期的。
領袖滑動全球地圖到了北邊,此時東正麵對守不住的鮮卑利亞領土,這位領袖做出了引入外部力量的決定:“和伊甸亞同盟。”
跨越視角,此時的伊甸亞正和神州在北太泙洋進行衝突。引入伊甸亞的力量在鮮卑利亞的廣闊土地上,給神州施加軍事壓力,則可以彌補東方戰役失敗後的力量空缺。
~
視角轉到到天竺洋。神州這邊進入大洋的工業建設部隊如同發條一樣,開始快速運轉。這下海的隊伍中也就包括了衛鏗。
在天竺洋海床上,一批批機械在海床上推動一百多米的、陶瓷外敷的水泥構件,在深海中構建高樓大廈。
石墨電池動力的飛碟——海中飛行器在穿梭。在停下來的時候,用魷魚一樣的觸手對海底沉積物進行清掃,確定海底岩基。
在四號海中軍事基地中,兩個月前還在思考著怎樣躺舒服,現在又不得不進入了暴躁模式。
衛鏗正在情緒急躁地教訓新手:“陸天思我讓你完成第八號線淡水管道供應,你特麼磨蹭了多長時間,你工作有沒有條理?!”
衛鏗:“趙雲龍你牛逼,我整個工作序列約定了是在上午932分,你一馬當先掀翻鹽躍層,整個工作大隊讓伱小子提前半個小時開打,你比我這軍長還牛,這位置你來做!”——這是行動不聽指揮。
整個四號大洋建設部隊,在兩個月內見識了新長官的風格——咆哮,就和高中班主任一樣讓人畏懼。當然,這咆哮卻是陽剛的,沒有笑麵虎的陰暗。在深海中過於寂靜的背景下,能夠聽到廣播中的嘮叨,也算是“看視頻有了彈幕”般的有人氣。
~
在進入大洋深海工作中,衛鏗做了很多事情。
更改了座艙的設計,進行了衛生間駕駛艙的隔斷,解決了大家撒尿難、屙屎難的問題。
更改了座位延展問題,解決長坐工作,腰椎酸疼的問題。
增加了深海中電熱飯的種類,讓深海工作艙不再是午餐肉配粉絲。有了夫妻肺片、木須肉、西紅柿雞蛋、四喜肉丸、宮保雞丁等六十多道深海菜譜。
並且在大洋中,每隔一公裡就安裝了基站網線,解決了工作區域上網的問題。——四號海上建設基地的工作區域內,目前是難得保持良好“常駐”的工作隊。
~
整個深海中,一個個大型淬煉工廠已經建立。
開采的礦產順著水流管道運動,最終彙入大廈那數百米的入口,進行水流粉碎,進行沉澱分類,然後再用淡水分離,最後篩選,送入氬氣爐子中進行精煉。
這一整套的海底加工鏈條,有足足兩千米長,陶瓷外敷建築宛如山體一樣巍峨雄壯。
由於海水中的運輸係統能比地麵龐大,所以這樣的礦產處理量,比陸地上的任何係統都要大,就像藍鯨比陸地上任何動物噸位都要重一樣。
其滿功率的運轉,年可以處理十億噸礦產的初加工和冶煉。配套周邊淺海大陸架工廠上,形成進一步的機械加工生產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