離州大陸社治力量殲滅湯家軍,終於使得這裡變成了勞動者當家做主。
衛鏗:但從整個局勢來看,來自商私主義的大串聯,仍要讓社治力量牢記:我們仍然處於“危險”中,掠壟惡棍們亡我之心不死。
當下高原團隊分析商私主義的動向,確定他們仍然想要反攻倒算。如果不強硬,他們就會掀起逆潮。
~
2292年七月後,離州大陸解倣後,社治派對南大洋方向仍然保持著戒心,這股抵觸讓南洋派係開始勾結其他外部勢力。
高原區域的經濟學團隊們,驚訝地發現,在重創了太泙洋商私主義後,商私主義並沒有停止從神州流出資本,反而是加速了。而主要的流出方向在於出雲四省,以及新昇陽地區。
“難道商私主義,想要借助昇陽來報複神州的社治力量嗎?”經濟學家們覺得這很荒誕。
但無論多麼荒誕,這個報告出來後,立刻得到了文教部的高度重視。他們認為戰場不局限於軍事,還在各個文化作品上。
神州現在無產化的文教部不同於主世界近古時代的東方,目前是相當有戰鬥力的。在遊戲、電影,各種傳媒上,發起了主動進攻,而不是懶洋洋“限製版號”被動防守。
社治派這時候的文教部表現出了撥亂反正的雄心。以每年多少作品得到了勞動各界的反饋為成績。絕不是近古時代,所謂的文化市場創造多少營收。
既然是戰鬥,自然是要確定目標,例如:商私派文化隱晦的“拜金主義”“虛榮主義”,都是被定為敵人打過來的炮彈,同樣要隱晦地證明反擊。
在這,就是時刻關注對手喉舌們的動向。
神州西部文教部用最近數年內,東南商私主義引進的昇陽作品次數和規模,認為東林派似乎是在通倭。
某些不能作為叛夏證據,但是十分惡心的“文化操作”頻頻出現。
例如在今年三月份,離州大變局之前,那是湯節度使還正在耀武揚威宣稱半年就能解決南方“社治”派的時候。
神州東濱控股的幾家大型影戲公司,推出了好幾部據說能給神州民眾帶來‘不一樣的視角’的電影。
《最後的武士》,講述達朗創業是如何艱苦卓絕。
導演管彪在對所謂參戰者之一的湯節度使後人,也就是湯家軍現在的首腦進行采訪。
這家夥通過昇陽人的視角,將瓊海之戰中夏聯描繪成具有絕對實力,卻必須要挑戰的對手。
哦,這位大導演用非常“理智、中立、客觀”的角度描述:當時達郎太子儘管完全失敗,但還是取得一點戰果。
這裡的戰果,電影沒有明說,管彪大導演的理由是不希望引起“爭議”。
但電影中“達郎的戰果”,顯而易見,就是指斬殺了神州最高級的將領。
這樣無視曆史真實性,立刻遭到了海量的批評。但是東神州的文化人們不接受批評,並且指責西神州的社治派網民視角不夠平和。
管彪:“雖然,我們在那一戰打贏了,但是接受人家優點,承認人家麵對強大力量下的勇敢,很難嗎?”
對此,西神州各個史學家直接掀出了戰史:
1.從戰前各個方麵來看,夏聯在重裝甲總兵力才是弱勢一方,是依靠著中南次大陸的民眾團結一致作戰。所以誰是“以弱勝強”?
2.瓊海之戰,就是完全失敗。達郎所謂的戰果,是在神州內部商私自私自利的迫害下釀成的悲劇。並且神州當時衛將軍在已經明白瓊海之會的風險後,仍大無畏地轉讓了最高指揮權,赴這場小人們製造的陷阱。而今天某些小人竟然敢翻出來自鳴得意?
一百年前的神州國柱,以自身為鋒刃,對敵亮劍,釣貪鄙之徒冒險。
從純軍事戰役的角度上來看,神州瓊海之戰殲滅了昇陽海上指揮部,讓其在整個地區的作戰部署全部癱瘓,此乃全勝。
而神州統帥視死如歸,與達朗惜身懼危躲在了後方,形成鮮明對比。
可是就這麼種種毋庸置疑的曆史,在東南商私主義控製的豆醬影評上,儘是“多角度”“曆史的另一麵”“謙虛的視角”“值得反思”之類亂七八糟的影評。
末了,還要讓你不要激動反駁,否則就是文化極端。
……
由於爭論過大,在高原上鑄造天罡的衛老爺也不禁看了一下文教部的調查,當即確認:“通倭?說得太含蓄了,這是精日啊。”
但衛鏗很奇怪,神州如此強大的時候,還是發展出和近古時代的種花內媚日同樣的潮流,這就說明,也許並不是國家強不強的問題了。
衛鏗覺得這背後還是“地緣經濟的原因”。
在主世界時,衛鏗對“近古時某些人舔東瀛一小國”的現象的評判,那是江南文士多卵慫,麵對倭患不丈夫。
如今看了這部電影,衛老爺還真的從新的角度上發展出了客觀思維。
那就是蘇滬浙和昇陽海上經濟圈天然合攏,形成了與內陸截然不同的圈子。
商私傾向於在這裡流動。那麼就需要一種符合“商私壟斷”的氛圍,來幫助他們逃離神州天下大治公法的約束。
“通倭”不是精神問題,而是生意!
當大航海後東方經濟聯通後,東濱沿海巨商為了做生意免不了和曰本打交道。
他們為了締造該行為的正常化,就會通過撒錢撰書立言,控製喉舌,來逼著你認可它們的種種行為,是合理的,是有複雜緣由的,是你讀書少所以不懂。
例如專門挑選特定日子紀念日),到特定的地區墓園),打著宣揚泱泱大國應有開闊心胸的名義,穿上風俗街的衣服。用這種過分行為,來掩蓋他們不那麼過分的‘生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