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多拉位麵的社會、人文環境正在以驚人速度恢複,而與這個世界匹配的科學技術發展則讓人眼花繚亂。
絕命位麵作為隔著蟲洞的旁觀者,對於這種幾乎幾個月那邊時速較慢)就從蠻荒完成了現代國家體係構建的場麵,進行了大量討論。
在幾個月前絕命位麵時間),學者剛剛接觸到潘多拉位麵,對這裡的印象還停留在,“輻射4”遊戲中拾荒文明的狀態。
然白駒穿隙,上百平方公裡的土地上,城市、鄉村體係重建,公共交通,醫療,科研等數十個機關部門也從零開始搭建。
軍隊也從原始的安裝機械鑽頭,火藥動力錘子的近戰機械獸,變成了可以量產坦克和飛機的現代軍事作戰力量。
科技上,潘多拉方麵參與蟲洞交流的技術人員,也從一開始基本上隻是衛鏗主要負責,到近千位科研技術專家開拓多領域技術討論。
絕命位麵的觀察者們,確定這是一場“振奮人心”的自主獨立發展曆程。社科專家簽了保密協定,被請到蟲洞研究所後,看到這樣的事實,也都硬生生將先前看基礎資料時,說出的“不可能”咽了下去。
自由、開放,講科學、講效率,在未改變“基礎製度”絕命位麵眼中的基礎製度),仍然能夠推動技術創新,生產力發展,民眾的精神豐富。那麼,絕命位麵的專家們對自身道路的正確性,有了新的理解。
經濟發展的“改”,到底要改哪兒?顯然絕對不能直接用彆人推薦的,一定要有自主判斷能力。
……
而在大河係時空管理局,
白靈鹿剛剛結束了與時空總部的對話。白靈鹿這一次的上報,是要求“繼續提高潘多拉位麵的保密等級”。
第二次位麵大戰中,其他的君王級彆項目的核心人員也將目光投向了潘多拉位麵。
最高時空決策部的部長,在觀測完潘多拉位麵時,對白靈鹿質詢了一句話,那就是“能否確定:在潘多拉位麵上衛鏗中士能一步抵達君王級?”
在白恒倩的警告中,白靈鹿最終沒有給予肯定的回答。——因為這裡麵的水太深了。
……
大河係目前所有其他君王計劃所在的位麵都是高度保密的。
唯獨衛鏗所在的潘多拉位麵,是非官方的君王實驗計劃位麵,
並且根據早期的開發判斷,已經對主世界的“萬維網”進行了公開,是廣受歡迎“公共位麵”。
如此招搖並不好。
但主世界一開始認為,衛鏗這位對潘多拉位麵的最適者,和主流計劃差異太大,不確定性太高,發展上限不確定,且已經泄密了。
故,按照當時時空管理局部分人的看法,乾脆就不用保密了。
時空管理局某些監察者們認為:基礎資料已經泄露的太多,就算在萬維網上停止對潘多拉位麵體係的更新,仍然有人能自行完成對“人皇體係”模式的攻克。
這樣的認知,是因為萬維網上掛著的擬態世界上,很多探索者“獨一無二”的技術法門,都能被擬態世界中的玩家們用足夠多的試錯次數試出來。所以產生這麼一種理論,認為隨著擬態世界的開放,集合諸多萬維網參與者的智慧,位麵的發展可能都會被全部試出來。
尤其,在當時,衛鏗在潘多拉位麵的模式,看起來缺乏高科技發展的可行性,就是依靠著人多勢眾時,更堅定了這批人的判斷。
而白靈鹿對此堅決不同意:“他衛鏗)的模式看起來非常非常簡單,隻需要數千個、數萬個自己分裂,維持穩定的工作計劃。但實際上極難做到,遊戲和生存是截然不同的兩個狀態。”
對於穿越任務,白靈鹿向來追逐利益的最大化。
但當時空管理局那推薦“保持潘多拉位麵開放”這個眼下最大利益的模式時,白靈鹿卻選擇了反對。
緊接著,在第二次位麵大戰中後期,她申請潘多拉位麵的保密度升級,失敗後,
白靈鹿找到了自己的姑姑:“這個最大利益是確保其他人在內的最大利益,絕不是對他的最大利益。”
白恒倩說道:“靈鹿,你不知道人心。”
白靈鹿反駁道:“我知道!君王計劃是爭奪話語權的。作為為進行位麵大戰役而進行專項晉升的他們,發現自己完成生命體係的升華後,卻隻能在目標位麵保持該種狀態,他們已經有了……”
白恒倩打斷道:“不要負麵揣測。”隨後補充且對白靈鹿做出勸說:“潘多拉位麵雖然無法停止公開,但是擬態世界最新狀態的更新審核,仍然在你手裡,你要好好把握這個位置。如果你放棄了這個位置,這會讓彆人很高興。”
~
直至現在,事實證明,當時上層的判斷錯了。
潘多拉位麵絕對沒有到,基礎信息泄露得差不多的程度。隨後衛鏗每次裡程碑成就,都足以讓潘多拉擬態世界出現史詩級大更新。
而現在這次!——已經到了大河係中央大部分穿越者都不能忍的程度了。
“生態界替換”這樣的工程的內部細節,真的能隨便開放嗎?
白靈鹿是對的,而白恒倩讓其隱忍的策略也奏效了。——潘多拉位麵上,白靈鹿仍掌握著絕對話語權。這個話語權是和衛鏗共享的,基本上是將潘多拉世界壟斷成了兩人的世界。
……
衛老爺並不知道,上麵的風起雲湧。至於如何同時空管理局打交道?衛鏗對白小姐的能力很有信心。
衛鏗:“我要把全部的精力,放在位麵改造上。”空扭的自己也在說著類似的話)
潘多拉位麵的150年3月。
在整個西南疆域上,一個個紅磚廠房上的煙囪冒著煙,而在廠房中,相對二十一世紀來說笨重的機械正在殖裝操作倉的控製下運轉。
在今年,大部分軍工生產已經由衛鏗轉交給了其他培訓的新工人。
在此三年前,非衛鏗主控的兵工廠,培訓的工人們隻能生產四十毫米短管架退炮,就是兩邊大輪子,中間架著一根炮管——俗稱山炮。
火炮生產工藝上,稍稍將身管進行加長,可不是加一截鋼鐵那麼簡單。這是要多幾十套工藝的,鍛壓鑽孔加工設備的精度需求也會有巨大的增加。
對新手來說,工藝變多必然會導致次品率增加。
這就好似手寫申請書,被要求不允許有塗改字跡,而要求字數越多,出錯的概率越大。
工藝是一連串的,其中一項工序錯了,就代表前麵多道工序白費了,這都會算在成本裡麵。
但是饒是如此,衛鏗仍然堅定推進,其他非自己個體的工人們所在工廠的加工精度進步。
因為純衛鏗組成的部隊可以接受代價,降低標準用短管炮。自己集群的心靈語言級彆是八級,能對曲線彈道進行非常精準的判斷,曲線彈道也會打的精準。
但是隨著統伐軍不斷吸納新成員,衛鏗個體的比例下降,高出膛速的長管火炮狙射戰術,更適合新加入的士兵們。
按照統伐軍最新軍事發展規劃,在151年前必須完成陸軍的全部換裝。
現在在工廠中生產的最新式穿甲火炮是德係pak38型50反坦克炮。
相關數據:
全長:4.75米。
炮管長:3.137米;
寬:1.85米;
高:1.05米。
高低射界:8°~+27°。
重量:813k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