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多拉曆152年3月25日,在這個春季,統伐區的清掃力量進入了湘黔地區。
該區域的渝城係列生命群落在戰前判斷:統伐區會沿著舊城市的鐵路進軍。
因此他們將生命群落部署在兩側的山穀中,試圖用重重襲擾的方式,阻遏統伐區的機械化車隊。
這樣的部署就如電影《阿凡達》中,那些藍皮膚的部落,阻礙機械化部隊那樣。
但是電影隻是電影。想要沿著交通乾線進行重重阻擊,至少要具備高機動性,和高組織力。
也就是說大部分的機動力量,是要在各個阻擊陣地間移動的。
抵抗軍在第一片區域遭遇敵人,進行一定的阻擊,將其銳氣消耗差不多後,立刻轉到第二個陣地。
這種阻擊戰中,陣地的轉換速度一定要比敵人的火力調動速度更快。
而現在,統伐區的作戰地圖上。
這鐵路兩側啊,分布了一係列用紅黃綠標示的“野怪點”。大部分都是手攢的冷兵器,少數熱武器技術也隻停留在顆粒火藥的層次
對統伐軍來說,這些渝城防禦力量,真的就和野怪一樣,蹲在那一動不動,等著被打。
~
25日早上934
在渝城中,那座有著大頭顱的塔頂,開始頻繁的激發生命波動對自己領域裡的群落灌輸戰鬥意誌。
長江上流流域,兩岸妖啼,都被其蓋過了了
首靈的意誌貫徹到了每一位女兒中,要求自己的子民對抗“邪惡之群”。當然,這樣一日發送幾十遍的心靈波動,與其說是憤怒,倒不如說是歇斯底裡。
在西南多個山頂監測他塔上的衛老爺監聽了。幾個小時後,就失去了興趣。
衛鏗:本以為能聽到些許兵力調度,卻不想是這種毫無營養的嚎啕,這種尖叫,叫破喉嚨,也不會帶來變化。
~
統伐區的西線,五十個地區的空管單位,都已經各就各位。
在機場上,隨著地勤部門的衛鏗個體揮舞小旗子,在空管塔樓上的五十個衛鏗開始調度跑道上的飛機。
而坐在駕駛座位上的駕駛員們則是檢查了飛機起落架、彈藥掛載等係統是否正常,開始等待,聽候命令依次起飛。
而在飛機起飛前,地麵部隊已經來到了交戰點。
在地麵上,裝備了摩托車和殖裝的陸軍,正在六十公裡的寬大戰線上推進。
地麵部隊上空還伴隨著洛奇亞,對附近數十公裡的大股敵人進行警戒。
而地麵部隊則是占領獸群控製薄弱的高地,對那些敵人生命場較強的區域進行抵近觀察。
從天空上來看,大地上開槍交火的次數非常少,但是如果能看得見通訊波段,這裡可十分熱鬨。地麵班、排的通訊基站,大量的加密信息正在回傳給後方的指揮部。
這個由基層士兵殖裝頭盔,坦克車載通訊器和一個個固定基站組成的信息綜合指揮體係,讓後方總作戰指揮部每一秒都能更新前沿的信息。
而各個飛機場上戰機何時起飛,抵達幾號空域,也都是依據這樣的信息情報進行實時規劃的。
~
在湘江的0934號高地上。
統伐區的戰機正投射火箭助推滑翔彈——衛老爺堅決不承認這是導彈,他堅稱:隻有射程四百公裡以上的才是。
飛機在投射該精確製導炸彈時,戰機上的投彈手通過座艙和地麵上帶著殖裝頭盔的人配對,共享了視角,從天空視角和地麵視角同時觀察並引導著這滑翔的彈體。
即將遭受打擊的是趴在樹叢上的長臂膀類種群,數量足有數百個。
空速管中氣壓值偏轉的量越來越接近後,地麵上的某衛鏗嘀咕道:“偵測到在途——”
話音未落,雲霧在山頭上空散開。半秒鐘後,火雲爆燃,宛如舔食一樣,地表的一切都被席卷一空。上千度的高溫將五十米範圍內的一切目標燒糊,然而主要殺傷卻是由爆炸衝擊波導致的超壓完成了。
一百米內所有目標被直接衝飛。
火潮滾過,除了中心輻射的黑色區域外,周圍的區域是來不及焚化的樹枝和屍體。
而這一切隻是開始,
在這邊火雲升騰後,不到兩分鐘,十三公裡外隻是一道,“相繼”的很多道出現在更遠。處這此起彼伏的場麵就如同課堂點到,學生一個個站起來應答一樣。
首戰的八個小時後,在這“南北五十公裡,東西兩百公裡”的範圍內,共轟爆了八十七次。
這轟炸並不密集,但是渝城生物群落作為遭承受者,宛如遭遇了狂風暴雨。
~
按照效費比,二十一世紀具有完備工業的情況下,雲爆彈洗地的價格,是戰術核武器的十分之一。而大規模精確製導,更是能讓轟炸的效果超過戰術核武器。
衛鏗不清楚北方核武器的產量多少,但是保持比敵方高一個代次的常規武器打擊能力,即可以遏製住敵人妄動的野心。
這次對渝城基因群落的打擊,某種程度上,同樣是對五色聯邦和建鄴城邦勢力的戰術演習。
~
3月25日,從上午到下午,
從南邊到北邊,
統伐區的兵團,就猶如迎親隊伍一樣;沿途丟下的雲爆彈,劈裡啪啦,就如同甩出去的一串串鞭炮。
上午的首輪打擊,是一次性15響,到了下午最高峰階段,是二十公裡範圍內21響。
而每一響,都意味著一個總重五十噸以上的大型生物群落死傷慘重。
交替上升的蘑菇雲十公裡內都可見。沒有硝煙味,但是炸得萬物生靈靜悄悄的,讓湘地帶的“群妖”感覺遇到了天庭雷殛。
在這樣的攻擊下,抵抗就已經是鼓起十足的勇氣了。
~
在河流淤泥中瑟瑟發抖的渝城共生人們,從轟炸中僥幸撿了一條命後,就將自己的代謝降到最低,減少被發現的概率。他們雙眼無神的看著天色,隻能等待著黑夜到來,等待著彈藥打完。
不過打完?那是不可能打完的。
衛鏗集群:“穿插運動固然是好漢,但男兒本色就是大炸b。”
統伐區在戰前就囤積了一千枚彈藥,在開戰後更是在以每天兩百枚的速度生產。
嗯,生產這種炸彈,就和生產液化氣罐子一樣:衝壓壓出來主戰鬥部,然後將生物結構裝載鐵殼子焊接在上麵,等測試完肌肉結構滑翔翼控製效果後,就推出工廠。
絕命位麵的軍事專家評價這種彈藥:“就算不考慮生物控製體係,其他工業水平也超過了中東的皮卡載著的煤氣罐大炮。”
中東方麵可沒有千人級有紀律有組織的的工業團隊。
衛老爺這邊,依靠在化工上的積累,根據戰場的需要將雲爆彈按照“煎炸蒸炒”的不同工藝,做出了不同口味!”
例如燃燒類雲爆彈,是含有長鏈烷烴較多,是一下子點燃一大片,用超高溫的擴散燒死軟目標。這類似於粉霧狀態汽油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