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奇物品的誕生,是因為傳奇的出現。
吟遊詩人這樣看起來隻是唱歌的職業,能夠存在的基礎,絕不是因為大陸上的人們喜歡聽歌。而是在唱歌的時候,不知不覺利用聽眾為信息傳播做出了貢獻!就像二十一世紀大數據剛剛起來的時候,平台優惠給民眾白嫖,民眾參與信息反饋貢獻了流量。)
這個世界,所有被意識傳播的信息都會被儲存。而作為表達傳奇的存在,高等吟遊詩人的歌聲,能起到附魔係的效果。
名氣越大的吟遊詩人,能力也就越強。也不要小看吟遊詩人的殺傷力,他們網暴,嗯,不,應該是“惡言相向”這個魔法,其實可以直接把人罵死的。諸葛村夫)
蒸汽列車從北邊向南,最後又以飆車的速度由南向北。按照吟遊詩人的標準來看,這是一次出色的演出!在以太界中出現了倒影雛形。
於是乎卡瑞特做出了一個決定,蒸汽車團隊每年都要從北方領地朝著南方領地跑一次,沿途過程中設置車站,來引導商隊上車,開始締造蒸汽時代車站文化。
至於蒸汽機車作曲的好處,也不會讓給其他吟遊詩人們了。
任何一個廣為流傳的作曲者這個世界還不具備做視頻的條件),都會因為自己的創作藝術傳播,而在自己再次表達時產生附魔效果。——衛鏗呢,將托馬斯小火車的曲子改了一下歌詞,錄入了蒸汽車配備的音響中,提示車站等待的人上車。
奧法對事物的原理進行認知後,原理的應用則是不局限於發現的原始現象。
~
在返回領地後,剛好是河道渠兩岸生長發芽的時候。
風撫曆3577年,卡瑞特已經十七歲了,多才能力加持下,固定的7環法術已經達到了十二個。計劃中本應該搞定一個八環魔法。但是隨著越來越多新的工作任務,所以一切暫時推後了。
到底是什麼樣的工作任務,能讓衛鏗將掌握高等奧法的都往後推呢?
卡瑞特的奧法領地上成立了軍隊。
工業領地在這一年一共三個團,代號分彆為“破土”、“動工”、“截江”。每個團都是一千兩百人,這是正規編製,預備役數量則是十倍!當然還有配套的機械法師顧問團,隨時準備為大型機械設備的各類故障提供維修
至於這名字和這麼多預備役是怎麼回事?
係統背後監察者們已經猜到了卡瑞特這個軍團在成立的時候是搞什麼了。
東方的工業軍隊能打仗,也要能救災,同時建設。
正規軍最重要的額任務就是在領地上繪製地形圖,規劃土木建設。
而預備役就是通過訓練,然後參與過一次工程,領取了傭金和徽章的當地工人。
~
這支部隊的正規軍保持基礎訓練的過程,就是到各個地方去勘探水脈,然後規劃水利工程,最後破土動工。
與天鬥,與地鬥,這樣褻瀆神靈的話,卡瑞特目前還不會放肆宣揚,但是~餘量計劃中,預備了風暴之神數年不給自己降水,也能活下去的方案。
衛鏗的係統對這個星球的大氣和海洋環流進行了測算,北方土地上的氣候周期是八年。在衛老爺的推演中,如果神祇對北方土地十年不降水,那麼全球的氣候會出現反噬,屆時,整片廣闊的大陸的矛盾神也無法調和,進而引起自然規律的反噬。
而站在凡人的角度來說,與神為敵固然有風險,但隻要在任何一個小小的領域取得對神的成功了,就會有巨大的收獲。
旁白:隻要我水庫修的多,氣候戰爭就輸不了。當然作為凡人的衛鏗,這一切的預算餘量準備,也逃不過神靈的注視。
~
“剛翻過了幾座山,又越過了幾條河,頑石溝壑,怎麼他就那麼多~”
“破土”工程隊唱著自己的軍歌,組織隊伍翻山而過,爆破和鐵鍬鑽探的聲音隨著工程延伸在土地上回蕩著。
歌聲呢,充滿向上的信息,當然信息也擴散在以太界,具有一定的附魔效果。——現在一等一的吟遊歌手,是在卡瑞特麾下的軍樂團中。這歌聲效果,比起獸人薩滿的簡單粗暴的嚎叫,有更細致的分類。加防,加血,亦或是增加精神活膚,可以通過金屬戰鼓,嗩呐,不同的樂器來激發。
軍隊的安全頭盔,以及軍旗上凝聚著的附魔係效果,以至於人們一看見這隻部隊,就有一種山脈土地破開的感覺。
漫山遍野的標識旗子是領地上女工工廠的縫紉機做的,數量相當多,並且,在這一年中爬過的每個山頭上,不少插旗的行為也都是衛鏗乾的。
當旗幟插入在高地後,意味著炸藥開路的信號。
而在一次次開山的爆炸中,軍旗也有了震懾信息儲存。
~
卡瑞特坐在石頭上,一旁胖嘟嘟的圓筒機械轉動機混領土攪拌機)正在運轉。
下麵被攔截的河道上,一根接著一根的鋼筋已經插好了,混凝土正在一批又一批的灌入。
而一個個機械奧術師們,也在大壩內部加入了自己術法釋放序列,接下來要每隔二十分鐘,對大壩內部進行熱量放射。混凝土凝固時,放熱的熱量釋放不均勻會讓大壩開裂。而奧術師讓這個工程難題變得容易解決)
在卡瑞特身旁,泰爾神殿的牧師踏過了各種鋼管過來,一路非常小心的來到了工地的中心,也就是衛鏗身邊。
當然第一句話就是讚美衛鏗創造的奇跡,而第二句話呢,就是希望要為大壩進行賜福。
卡瑞特看著這位祭祀,目光看透了他,當然也看懂了他背後神祇想要表達的意思。
一個能造福一個地方數百年,甚至上千年的工程,神祇可以憑開光名義來聚集願力。——這是收自己做屬神。
~~
衛鏗並不願意將這次功勞給神祇。這是人開辟的功績。人付出了努力,神並沒有儘到功勞。
於是乎,卡瑞特拿出了一個契約說道:“如果貴方神殿能夠在工程中派出數量達到我方施工技術人員百分之十五的隊伍參與工作,並且全程能接受我的物資供應和工作安排,”說到這,衛鏗類比了自己軍隊對工業建設的服從性,“那麼我願意。”
其實這個契約條件,卡瑞特在工程進行的初期就和神殿方麵通報了,需要神殿派遣一批人。
但是神殿隻是象征性地派來牧師看了一下,根本沒有進入山巒和最艱苦的施工地點。而正如衛鏗在帝都應對守舊派們模式:衛鏗在自己占據主導的合作中,自己會提前邀請,絕不會強求。事後有絕對的理由來否定對方分一杯羹。
神殿祭祀們沒有領會卡瑞特的意思,或許認為,依靠往日的態度,就能夠在最後完成對信仰的歸攏。
而神殿背後的神祇或許也知道,下達神諭也不會有作用。因為神殿中都是貴族,而工業規劃中,要安排讓他們像平民一樣勞作,是不可能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