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真新正”個體北航,以及發生調整人被歧視等事件後。
統伐區打通了北線鐵路,卻暫緩了計劃書中的北進方案,又規劃了另兩條鐵路的恢複。
在145年前,這兩年的時間內,統伐區主要戰略方向調整到了內部生產、教育上。
原因很簡單,當組織內確定已經光複的區域問題重重時,工作重點自然要挪移到內部。
這兩年有大量的調整者會重新回到社會中去。不同類群的人的共識捏合、共贏構建,是統伐戰爭中最難的工作。
在外交中,統伐區開始嘗試和北邊最大的人類舊勢力進行接觸。
作為統合一方,和平吸納當然是最好的,但太過平和,不加以整肅,在納入新的區域時,容易召回來一群人上人的大爺,平時拿著家裡的好處,而出現了矛盾,卻又強調自己例外論。
反過來,若是一味地采用武力攻伐、強行吞並,統伐區內部仍然會出現先後次序的地區差異。
例如:統伐區在崛起的同時,早期吉安城區域的民眾,對外區域有著高人一等戶口的優越。如果繼續強勢進攻,那麼新加入的城邦會變成新的外圍。這不是統伐。
……
潘多拉曆145年上半年,統伐軍在重重考慮下,對贛南無人群落區域進行打擊的同時,試圖與北方舊城邦勢力建立相對緩和的接觸。
對人類是緩和,但是對基因群落則是酷烈。
統伐區域出動了124架飛機,輪番巡空,包括後勤在內,兩萬七千人入駐。當然,主力兵團還是3000——6000的衛鏗集群。
將該地區狂亂的生態圈全部掃了一遍,而且不是一般的掃!是一鍋燉。
為了防止,第一次粵地戰爭時,大量本土基因群落外遷進而引起其他區域動蕩的情況再次發生。
這場軍事行動開啟時,衛鏗的三個團就直接橫插入了贛南北部的幾個點,堵住了該區域基因群落北逃的路線。
壓低了己方這次收複,對長江流域城邦群的影響。
接著就是衛鏗的兩千人的地麵集群,在半年的時間內對該地區所有的節點群落進行圍堵。
有了空中力量的支援,地麵進軍的效率非常高。
亦或許可以說,當空中力量有了地麵兵團的導引後,摧毀效率也非常高。
……
衛鏗投擲了六千四百枚炸彈。
百分之六十是三十公斤級,百分之三十為五十公斤級,剩下的差不多是一百公斤極的。當然,為了搞實驗,也砸了幾次兩百公斤級帶著滑翔翼的雲爆彈。
百分之九十五以上的炸彈,都發揮了最大摧毀效應。
這個最大摧毀效應,差不多是課間操時,操場上那種人員高度密集的區域,遭遇了轟炸。
具體的目標多半是,水源區域聚集的汲水獸群,以及被衛鏗驅趕到了山坳區域的奔逃集群。
哪怕是三十公斤級彆的航彈,裝藥量四公斤,大量的鋼珠破片。也能讓五十米範圍內,兩百公斤以下,二十公斤以上的大型生物失去行動能力。
……
而且炸完之後,五分鐘內,衛鏗的地麵集團就過來了,進行收割。
沒有給基因群落挨炸後,互相吞噬養傷的時間。
雖然整體戰爭,打了半年,但是真正摧毀整個區域的大型動物類群,隻用了一個月。
剩下的幾個月時間,衛鏗和該地區的山林植物們“討論了一下該如何理解人類控製該區域的事實。”
潘多拉位麵地區的生命特色是動物和植物之間有聯係:比如該區域的動物群落需要的時候,會讓該山林區域的植物們分泌水霧,亦或是致幻孢子。
衛鏗老爺‘糾正’這一切的方法很粗暴。
當舊動物群落全部被乾死後,衛老爺在測繪贛南各個地形時,覺得哪片山不順眼,就趁著風乾物燥一把火。
連續燒了幾個月後,剩下的山林都是順衛老爺眼的了。
隨著衛鏗踩出的小路開始延伸,就連水塘旁的路邊草,都“知道”要保留衛鏗撒的驅蚊草基因,若是讓蚊蟲咬了衛鏗老爺,又要有雷火之災。
~
~
就這樣,半年的時間過去了,戰鬥也結束了。統伐軍將贛地南部盤了下來,這是塊方圓兩三百公裡,總麵積大約三萬公裡的土地。
統伐區恢複了贛州這座重要城市的運作,同時沿著贛水繼續向北,預備打通和贛中城邦的交通線。
【贛地,整體是一個喇叭狀的盆地,大開口朝著鄱陽湖,南邊是喇叭尖,贛江就是從這個尖一路向北流,最終在九江地帶彙入長江。衛鏗就是占據了這個喇叭尖】
……
這樣的進攻勢態,由於統伐軍對整個戰區的封鎖,沒有對外造成大的動靜。
所以在145年開始,即使是粵地商隊輸入的貨物量開始大幅度增加,已經緊鄰統伐軍勢力範圍的贛州中部人類城邦勢力,尚未察覺自己南向警惕的基因群落已經消失。
原因來自對舊理論的認知。
現在該地區的文明中心是以建鄴城為核心的人類城邦群。
城邦群的學者現在一直堅持的理論是,人類無法控製大片丘陵叢林區域的生態區。
因為即使是成功消滅基因群落的節點生物,但隻要人類無法占領該區域的生態區域碳基能量流動,還是會有節點生物誕生。
但是,現在衛鏗就是在重建對生態區的占領!
潘多拉145年,統伐區對北方貿易開始後,大量鹽巴,生鐵轉運至大長江流域。
經濟部門為了平衡貿易,加大了對傳統城邦區“基因感染者移民”項目的支出。
請注意,統伐區官方文件上堅持是“移民”這個詞,並且每一個商隊都有乾部進行監督,不承認“購買”這個詞彙。
買來的人,移來的人。一字之差,會讓己方群體大眾對新加入的人產生巨大的心態差異。曆史上北美就是反麵教材。
統伐區接洽的時候,珠新區派來的工作組中,有相當一部分是調整後的輕度基因感染者。主負責人就是曾家刊。
他們在和北邊的商業接洽工作中,展現了良好的示範效應。
大量的輕度基因感染者自己來到報名點報名,拿到了五十鋼鏰的“安置費”後,就興衝衝的南下了。
而大量的中度重度感染者,則是被商人送過來“領取安置費”。
……
衛鏗:“統合的難點,在於建立一個可以吸納融入者的公平、共贏體係。”
贛南的戰役,規模並不大,動用的物資並不多,這樣的小戰役,以統伐區的資源完全可以打數十場。
但是這場戰役意義巨大!
這是將未來最難融入己方體係的人群,進行消化。同時也開始搭建有效經營地方的新模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