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日。/br漢軍的速度非常快,隻半日就把糧草、物資裝好。下午,漢軍除了最基本的站崗、巡邏之外,戰兵全部入帳睡覺,為今夜的行軍做準備。/br入夜之後。/br漢軍就開始收起帳篷裝車,不管營牆。/br收拾好後,漢軍馬步軍先出發,而後是水軍。/br前後望不到邊際的大軍之中。/br鑾輿在重重保護之下,向前而去。/br離開了溫暖舒適的帳篷後,真不是一般的冷。/br吳年把小案幾往邊上一放,取了羊皮熱水袋放下,抬頭對吳烈說道:“過來,咱爺倆並排睡,熱乎。”/br“等明天,可就沒機會睡覺了。”/br“是。祖父。”吳烈愉快的應了一聲。/br然後,吳年把床鋪整了整,爺孫兩個並排睡下。/br年輕人火力壯。/br有吳烈這皇孫在,被窩裡熱乎的很。/br吳年很快睡下。/br吳烈覺得馬車晃的厲害,齜牙咧嘴睡不著,直到下半夜才迷迷糊糊睡下。/br吳年是被吳烈叫醒的。/br“祖父。祖父。有大臣叫你。”吳烈聽見鑾輿外叫喊聲,立刻驚醒,伸手去推吳年。/br吳年睜開了眼睛,坐起問道:/br“可是到吉雲了?”/br“正是。”大臣回答道。/br“讓曹由、鄧正率領所部水軍戰船停在這裡。讓李強與渡船,馬步軍繼續向前,按照計劃屯在龍灘。”吳年說道。/br“是。”大臣應了一聲,繼而響起馬蹄聲。/br過了不久,鑾輿再一次啟動。/br吉雲。/br就是楚軍水軍營寨所在地,位於蚌埠城下遊。讓曹由、鄧正的水軍留在這裡,是為了在漢軍渡河的時候,阻止楚軍水軍襲擊。/br龍灘在蚌埠上遊,是個不錯的渡口。/br河對岸,就是一大片平地。/br漢軍渡河就可以安營紮寨。/br吉雲既然到了,龍灘也不遠了。吳年也睡夠了,便坐起拿出肉乾、糕點小口小口的吃上了。/br上半夜沒睡的吳烈,很快又睡著了。/br很快,漢軍到達了龍灘。/br這個時候,天也亮了。/br吳年給吳烈拉了拉被子,起身走出了鑾輿,冷風一吹,打了一個哆嗦,人瞬間精神了。/br太監上來攙扶。/br吳年推開了他,自己踩著小板凳下了鑾輿。/br“讓李強率領所部水軍萬戶,駕駛戰船停在河中央,護衛渡船。”/br“讓衛破虜、京極道三先渡河列陣,派遣遊騎探聽消息。”/br“第二波,過去糧草、輜重。”/br吳年布置了渡河次序。/br軍令下達。/br將帥開始行動。/br衛破虜、京極道三所部戰兵,經過一夜行軍,已經十分疲勞。但他們底子好,還有餘力。/br在軍官的組織下,依次登船。/br完畢之後,渡船開往南岸。/br吳年走到了岸邊,看向對岸。這個地方,楚軍沒有屯紮大軍。/br淮河太長了,渡口太多。/br楚軍水軍雖然眾多,但也不可能分守各處。/br而且江淮防線,是配合陸上城池的水陸防線。如果敵軍來攻,敵軍可以渡河,但隻要切斷敵軍的糧路就可以了。/br這一把。/br吳年帶了足足可以吃五個月的糧草,節省一點,吃八個月完全沒有問題。/br也就是沒有管糧路,渡河就是一去不回了,橫衝直撞。/br不過。/br楚軍雖然沒有分兵把守龍灘,但有設置幾座烽火台。/br漢軍渡河的消息,很快就會傳到蚌埠,繼而傳遍整個江淮防線了。/br天雖然亮了,但天色不太好。/br吳年的目光,緊盯著對岸那若隱若現的幾座烽火台。然後,他便看到了烽火冉冉升起。/br繼而,就是馬蹄聲。/br應該是烽火台的人跑路了。/br“嘩嘩嘩!!!!”/br水聲濤濤,拍打船身。漢軍大渡船,橫穿淮河,向南而去。/br其中一艘大船上。/br“漢”字旌旗,掛在旗杆上,隨風飛舞。/br甲板上。/br大將衛破虜身披重甲,昂然站立,目光如炬,氣勢雄渾。/br諸將都老了,而他還是強壯。/br故而天子命他為先鋒。/br也是表現的機會。/br很快,渡船靠岸了。衛破虜大叫道:“健兒們。天子一統寰宇的大業,就在此刻。”/br“拚了命,也要守住這前方據點。”/br“是。”/br四周漢軍戰兵,齊齊大聲應是。/br隨即,漢兵登岸。按照原定計劃,遊騎全部派遣了出去。/br兩個騎兵千戶,布置在蚌埠方向,如果遇到蚌埠兵馬來攻,可以延緩楚軍行軍速度。/br而漢軍一半步兵,扛起帶來的少量木頭,建立防禦工事。/br而事實上。/br衛破虜是巴不得蚌埠守軍來攻的。/br漢軍雖然經過一夜行軍,體力消耗嚴重。但上了戰場,瞬間的爆發力,就可以擊破楚軍。/br但衛破虜也覺得,蚌埠守軍,大概是不會出擊了。/br一則因為錢糧問題,蚌埠守軍士氣不高。/br二則漢軍威名太盛,守將是不敢主動出擊的。/br但就算料定守軍不敢出擊,防禦工事還是要建立的。/br漢軍很快建立了簡易的防禦工事。/br第二船的糧草、輜重很快過來。/br然後是第三船,第四船。/br漢軍就像是螞蟻搬家一樣,從北岸搬到了南岸。/br戰兵多了之後,漢軍就拿著斧頭成群結隊出動,前往森林砍伐大樹,作為安營紮寨之用。/br.............../br蚌埠城。/br城頭。負責守城的楚軍戰兵,很多都在打盹,剩下的也是迷迷糊糊。/br忽然,不知道是誰喊了一聲。/br“狼煙。”/br“咚咚咚!!!!”/br過了一會兒,鼓聲震天。/br讓還在“沉睡”的蚌埠城,瞬間醒來了。/br蚌埠是前線重城,但位於淮河南岸,前方還有淮河作為屏障。因而城中還有百姓生活。/br但也有一半多的百姓,逃難去了鄉下,或是彆的地方。/br城中到處都是戰兵。/br還在睡覺的戰兵們,連忙披上甲胄、戰襖,拿起武器出了兵舍,聚集起來。/br顯示出了精兵的素質。/br楚軍雖然士氣低落,但戰力不低。/br各部將軍很快得到了消息,紛紛帶著親兵,彙聚往城中將軍府。/br將軍府,大堂內。/br蚌埠將軍王思遠坐在主位上,神色嚴峻,下方有六位將軍,分坐左右,神色也是凝重。/br沉默了許久之後,王思遠說道:“該來的還是來了。”/br“原本我們該半渡而擊。但現在這個情況。”/br“我恐怕如果我出擊,就是用肉去投喂老虎。”/br“傳令守城。”/br“打開南城門。讓想要離開城池的百姓,趁機離開。”/br“允許他們帶走金銀細軟,一定口糧。但不允許他們大量帶走糧食。”/br說到最後,王思遠的臉上露出厲色。/br糧食征用了。/br“是。”/br眾將也都是此心,聞言麵色一鬆,站起來大聲應是。(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