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上……”上官幽蘭還想說什麼,皇帝已是調轉槍口,對蕭驚瀾冷嘲熱諷道“秦王,你還真是威名赫赫,忠義之名就連東林的公主都知道了。隻不知,你這忠義,究竟是對朕的西秦,還是對東林!”
聞言,上官幽蘭的身子一顫,驚慌地望向蕭驚瀾,她隻是心急怕蕭驚瀾出事,卻全沒想到,她的身份就是最大的敗筆。
但蕭驚瀾還是一派淡然,根本沒把皇帝的構諂放在心上。
他淡淡道“臣弟問心無愧。”
“好一句問心無愧。”皇帝似乎就在等著他這句話,一轉身向林飛羽喝道“林將軍,將你所知如實道來!”
林飛羽飛快地看了蕭驚瀾一眼,卻看到他連一個眼神都沒有看向她。
難道,他對她就真的這麼不在意,就算她做出這種事情,還是連入他視線的資格都沒有?
想到這些時日發生的事情,還有皇帝對她以及對她外祖家的承諾,林飛羽一咬牙,將那些有的沒的,通通說了一遍。
在她說的時候,長孫茂及秦王一係的人員幾次氣得跳腳,可都因為皇帝鎮著,什麼也不敢說。
當林飛羽供述完,皇帝冷聲問道“林飛羽,你說的可句句屬實?”
“屬實!秦王受傷之後就心懷怨憤,一直有不臣之心,臣以前被情意所迷,所以遲遲沒有向皇上揭發,此次看到秦王通謀蕭家軍謀反,才驚覺事關重大,不得不斬斷情絲,向皇上稟報。”
正如燕伯所預料的那樣,林飛羽手中有什麼不重要,重要的是林飛羽的身份。
朝中除去秦王府的死敵和少數幾位如鎮國公長孫茂一般極力支持秦王府的大臣外,大多數大臣對秦王府的心情都很複雜,一方麵因為皇帝的忌諱而不敢對秦王府表示出親近之意,另一方麵又因為秦王府的功績和遭遇有所同情。
這些大臣對蕭驚瀾謀反一事本來都是將信將疑的,可在聽過林飛羽的供詞之後,卻都不由自主地信了。
畢竟,誰不知林飛羽曾是蕭驚瀾的副將,關係親密至極。
又有誰不知林飛羽對蕭驚瀾情根深種,連他腿殘毀容都不嫌棄,甚至為了嫁給她,一直等到二十歲。
這事若是換了其他任何人作證,他們心裡都要打幾分懷疑,可因為作證的人是林飛羽,原本的三分可信,立刻就變成了九分可信。
“皇上,此事事關重大,確需詳查。”
“依臣看,不若就先將秦王交由三法司,待查明真相之後再做處置。”
程希對著他這個派係的人使了個眼色,立時有人上前一步,向皇帝啟奏“皇上,無論如何,檀州蕭家軍兵變是實,秦王禦下不明,總不能一點也不處置,若是如此,國法何在?”
他這一說,立時又有一群太子派係的人跟著出來附和。
這派人的數量不在少數,再加上人人都知皇帝對蕭驚瀾的忌憚,好些騎牆頭兩邊倒的人也都開始跟風附議。
皇帝一副假惺惺的樣子道“驚瀾,不是朕不體諒你,而是國法如此,不得不從。來人,將蕭驚瀾去冠除服,重責五十大板,以敬效尤!”
殿外的軍士腳步砸著地板跑進來,皇帝道“驚瀾,這並非是責你謀反,而是責你禦下不力,此事的真相,朕自會查明。”
說著話揮揮手,示意侍衛向前拿人。
蕭驚瀾自始至終一動不動,而進來的侍衛當中有幾人眸光銳利,手也縮進了袖口之中,眼見著就要將裡麵的東西拿出。
就在此時,忽然一道鼓聲劃破天際,重重撞進大殿之中。
蕭驚瀾的眸子猛然縮起,皇帝也嗖地一聲從皇位上站了起來。
“誰?是誰在敲通天鼓!”
外麵人連滾帶爬跑進來,喘著粗氣道“啟稟皇上,秦王妃鳳無憂,敲通天鼓,為秦王鳴冤!”
通天鼓響,上達天聽。
這鼓立於皇宮正門口,離大殿最近的地方。
當年秦太祖立這鼓時為使鼓聲能傳入大殿,遍聚天下能工巧匠,僅製鼓的牛皮就用了五千多張,最後才找到最好的幾張,最終做出了這麵通天鼓。
秦太祖報負遠大,欲使天下無蒙冤之人,因此下令,但凡有人能敲響這通天鼓,無論何等大案,都必須由皇帝親自過問,且對訴冤之不得懲處,不得加刑,直到真相查清為止。
秦太祖在位之時,這通天鼓的確是響了幾回,可是之後烈武帝,昭文帝兩朝,這鼓卻是一次都沒有再響過。
尤其是當今聖上昭文帝,乾脆派了一隊士兵守在這鼓跟前,誰想要敲響這鼓,先過了士兵這一關再說。
此時,地上橫七豎入躺了足有四五十人,一個或抱腿或含胸地哀嚎著。
這秦王妃看著小小的一個女子,怎麼會這麼厲害,他們這麼多人竟然都打不過秦王妃一個,相反,還都被秦王妃給打趴下了。
通天鼓三十多年未曾響,突然有人要敲,自然彙聚了一堆人來看著,為首的將領麵色難看至極,他之前已經說過隻要鳳無憂能打贏他們,就可以敲這通天鼓,現在當著這麼多人的麵,就是想要反悔都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