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還有假?”
張石磊不由地笑了起來,看著徐誌德,開口問道:“你是不是一直在這山溝裡麵?對於外麵的事情,是一點都不知道啊!”
“他呀,自從十來年前,就回來了。”
不等徐誌德開口,一名相熟的村民,爭著說道:“當年他考上秀才,全村人都替他高興。可是後來一次八旗破關入寇,將他老父親殘忍殺害了。這小子當時血性高,想要投筆從戎參軍殺敵,到了京城,被人駁回來了。”
“自此以後,這小子痛恨朝廷,更痛恨八旗。因此,這十來年間,一直窩在這小山溝裡麵,哪也沒去。”
聽著百姓的介紹,張石磊愣住了,不由有些詫異地看著徐誌德。
沒想到,這名秀才,還這麼有血性、有骨氣啊!
倒是一個難得的人才啊!
看著徐誌德,張石磊拱手一禮,說道:“我大明有你這樣的人才,是我大明之福啊!”
“不敢當。”
徐誌德擺擺手,說道:“我也是讀過聖賢書之人,自然不屑以身事賊。”
“隻是,”
徐誌德話鋒一轉,看著張石磊,搖頭說道:“隻是不知道,這幾年窩在山裡,外麵竟然發生了這麼大的變化。原本隻是聽說,衡王殿下收複神京了,沒想到還有這麼多新政策啊!當真是仁義之君啊!”
“哈哈哈,”
張石磊也笑了起來,說道:“你沒有想到的事情,還多著呢。我是在北直隸,加入的衡王隊伍,一直以
來都在忙碌著清丈田地、分田的事情。大街小巷,走遍了。幾乎每到一個村,全都是稱讚陛下的,沒有一個人說陛下的不好!”
“不說彆的,單單是分田、免稅,五年之後,家家戶戶都能過上好日子了吧?”
“免稅,這可是朝廷把白花花的銀子,撒給百姓們啊!”
“你說這陛下好不好啊?”
聽著張石磊的話,徐誌德點點頭。
隨即,他抬頭看著張石磊,問道:“張大人,你先前說朝廷組建屯墾部隊,要遷徙百姓前往遼東等地,這是真的嗎?”
“是的。”
張石磊點點頭,解釋說道:“這遼東收複,當地人口卻並不多。長此以往下去,難免還會被異族占據,而成為我大明的威脅。因此,陛下為了長遠計,才決定成立屯墾部隊,招募百姓,前往遼東等地墾荒種植。經年累月之後,當地漢人多了之後,就算是再有異族前來,也休想從我大明手中奪走遼東。這也是根本之策!”
“怎麼?”
解釋完,張石磊看著徐誌德,問道:“你有興趣?”
“有!”
徐誌德目光肅然,說道:“當年,就是因為八旗入關,家父家母才慘遭敵手。現如今,雖然八旗覆滅,家仇雖然得報,但是我徐誌德要徹底斷絕八旗再起的可能。因此,我要去遼東墾荒!”
聽著徐誌德一番話,張石磊有些佩服。
他稱讚一句,說道:“徐誌德,不愧為真丈夫!你這樣的人才
,去了遼東屯墾部隊,絕對是官員!我大明有你這樣的人才,是你的幸事,也是我大明的幸事啊!”
“隻要你有這份兒心,我可以為你引薦,帶你去屯墾部隊報名去!”
“多謝張大人。”
徐誌德連忙拱手說道,“到了遼東,我一定保護好遼東的百姓,永遠不受異族欺辱!”
……
在大石頭溝村講完了朝廷政策之後,張石磊也帶著一些願意出去的百姓們,收拾了行囊,離開了這個窮苦的大石頭溝。
幾乎整個大石頭溝,所有人都離開了。
隻有寥寥三五家,因為祖祖輩輩的先人墳墓在這裡,不舍得離開。
對於這些留下來的人,張石磊也沒有勉強。
正好大石頭溝村,還算有一兩百畝田地,雖然有些貧瘠,但是每家每戶都分到了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