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商稅能夠帶來的預期收益,朱由棷還是抱著非常樂觀的心態。
畢竟,對於在後世之中了解到的一些知識,朱由棷還是心中有所了解的。
即便是在現如今這小冰河時期,五年時間,也足以讓天下百姓們的生活得到改善。
屆時,百姓們生活富足,就能夠有充足的錢財,去購買商品物資。
隨著商品經濟的快速發展,商稅的增加,幾乎可以說是板上釘釘的事情!
因此,朱由棷並沒有發愁。
而現在,對於朱由棷來說,需要解決的是大明國內其他稅收問題。
現如今,剛剛確定了商稅改革方向。
而稅收,自然不僅僅隻有商稅,還有鹽稅、田賦、海關稅、所得稅、營業稅、契稅、附加稅等。
其中一部分,是現有的稅收體係中的名目。
而另一部分,則是新設的稅種。
而今天,朱由棷要和眾人商議的,乃是田賦!
儘管現如今,朝廷辦法了五年免稅的政策。
但是,在五年之後,田賦也不能不征收。
為了五年後做打算,這一次財政會議中,便要商議田賦的征收方法、征收稅率等問題。
一是為了確定大致思路。
其二,也能夠讓農部在這幾年間,前往各地進行調研,了解各地的糧食畝產數量,以及多少征收比例,百姓們可以接受。
看著農部尚書薛重陽,朱由棷開口說道:“薛重陽,今日的財政會議,召集你們農部之人來參加,所議之事,你應該
有所了解吧?”
“回稟陛下,”
農部尚書薛重陽開口回道:“今日所議之事,臣已經知道了。從青州,到江南,農部這邊也積累了一些資料。這幾天,農部也根據這些資料,大致定了一個田賦征收方法。”
說著,薛重陽將幾份文件,交給了身邊的文書。
文書接過文件,給會場中每個人,都發放了一份。
接過這一份文件,朱由棷翻看著上麵的內容,開口說道:“準備的挺充分啊,來,說說看。”
“陛下,”
農部尚書薛重陽翻開文件,開口說道:“咱們這幾年在青州那邊的情況,基本上都記錄在冊了。青州地處北方,以旱地為主。這幾年雖然水旱災害頻發,不過因為分田到戶等原因,青州農田畝產數量,也挺多的。”
“在青州,大力推廣番薯、土豆、南瓜等高產作物之後,百姓們的畝產已經比往常翻了幾番。溫飽問題,已經能夠解決。而且,百姓家中還能夠有多餘的田地,去種植一些諸如小麥、大豆、水稻、小米、高粱等作物,來改善生活。”
“根據目前掌握到的數據來看,青州百姓每戶家庭中平均每畝地收益,約在一錢銀子到三錢銀子之間。”
“若是種植番薯、土豆等作物多的,每畝收益也會多一些,能夠達到三錢銀子。”
“相反,若是大都種植的小麥等低產作物,每畝收益低了很多。”
“青州那邊,農作物推廣已經很
多年了,總體來說,每畝收益也都非常不錯。再加上,沒有了徭役,農閒時節,百姓們還可以去工地上、廠礦裡麵做工,也能夠有一些收益。”
“因此,這段時間百姓家中每年收益,也都非常不錯。青州那邊的購買力,也已經穩步提升了。”
“因此,根據青州那邊的情況來看,田賦征收比例可以設定在每畝地三分銀子左右。根據田地的優良品質,上下浮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