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鄭芝龍回到北港之後,就開始集結附近的嫡係親信人員登船,並且將曆年來集攥的金銀珠寶,全部裝到穿上,開始撤離。
而北港內的居民,看到鄭芝龍部如此殘破的船隻,瞬間也都明白了,這一次海戰,他們已經失敗了。
現在,鄭芝龍已經開始收拾行囊,準備撤離。
不知道他們該怎麼辦?
入夜之後,鄭芝龍已經將金銀細軟,全部裝到了船上。
隨即,鄭芝龍一家先行撤離了這裡,前往平戶藩等地。
而隨後,鄭鴻逵則率領著兩百餘艘船,載著四五萬人,也離開了北港。他們的目的地,則是南洋婆羅洲。
在鄭芝龍、鄭鴻逵等人離開之後,施天福、鄭泰二人則率領著北港內其餘民眾,分作兩路,分彆朝著熱蘭遮城方向行去。
他們這一行的目的,自然是讓熱蘭遮城那邊,替他們保存有生力量。
不過仍舊有一些民眾,不願意背井離鄉。
畢竟,自從他們來到北港之後,砍伐樹木、開墾荒地,費儘了極大的心力。
好不容易有了現在的家業,又要讓他們拋家舍業,一些百姓心中有些不甘。
因此,不管是鄭泰等人再怎麼勸說,也無濟於事。
無奈之下,在北港這邊,還是有數萬人留在當地。
這一次撤離,速度非常快。
僅僅用了一兩天時間,該走的已經全部走了。
而就在鄭芝龍部撤離之後不久,得知消息的朱由棷,也吩咐大明海軍不要停留了
,當即率領著船隊,前往大員島這邊行駛而來。
而在澎湖島那邊,第九兵團第三十師的一個步兵團、一個炮兵營,留在了當地,負責駐防澎湖島。
除此之外,大明海軍第二艦隊麾下的十幾艘小戰艦,也留在了這裡。
這些兵力,便是澎湖島駐軍。
而其他部隊,則跟隨著朱由棷、羅金昌、吳昌時等人,前往大員島而來。
在鄭芝龍所部逃離之後,從澎湖島前往大員島的海路上,也沒有再遇到什麼大的抵抗。
就連一些零星的阻擊,也沒有遇到了。
短短半天時間,朱由棷所部已經抵達了北港溪入海口位置。
看著這一片廣袤的土地,朱由棷知道,他們終於到了大員島!
從入海口位置,進入到北港溪之後,兩岸的土地也變得肥沃起來,全都是種植好的水稻。
大員島,被北方不一樣。
在這裡,水稻甚至能夠做到一年三熟。
因此,即便北方已經入冬,這邊的田野裡麵,仍舊有水稻。
進入到北港溪之後沒多久,便來到了北港溪外圍第一座簡易碼頭。
而這裡,乃是笨港。
在笨港停留下來,運兵船上的第九兵團所部第三十三師、第三十四師,分彆在北港溪南北兩側登陸。
與此同時,大明海軍第一艦隊、第二艦隊、運兵船等,全部停靠在笨港附近。
而第三十師其餘兩個團的兵力,登陸之後,則駐紮在笨港附近。
在第九兵團全部登陸之後,第三十三
師、第三十四師所部,分彆沿著北港溪南北兩側,朝著北港方向挺進。
在接下來的路途之中,也將是由第九兵團所部完成。
畢竟,北港深處大員島腹地,位於北港溪沿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