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軍占領長崎港的消息很快就傳到了鍋島勝茂的耳朵裡,從伊萬城逃回來的鍋島元茂也站在他的下首位置,忐忑地等待著他的安排。
“八格牙路!”
鍋島勝茂憤怒不已,“這些長崎港的士兵都是乾什麼吃的?”
鍋島勝茂也知道這次的慘敗實際上跟他的錯誤安排有著很大的關係,但他可是肥前藩的大名,鍋島家的家主,自然不能承認自己的錯誤。
幾位知道實情的鍋島家家臣,此時也不知道怎麼回複他們的這位家主。
現場瞬間很是尷尬,所有人都不敢發言。
終於鍋島勝茂還是忍不住開了口,說道:“既然海上打不贏,那陸上的戰鬥可不能再輸了,你們誰願意去奪回伊萬裡城?”
看著殿下的鍋島家臣竟無一聲回答,鍋島勝茂憤怒地將案幾翻了過去,拿出德川家康賜下的武士刀揮砍起來,案幾瞬間被他砍成了兩段。
“你們這些蠢貨!”
鍋島勝茂發泄一陣後終於恢複了理智,接著說道:“如果伊賀城守不住,你們還能逃去哪裡?難道是準備投靠島津家?我勸你們不要妄想了,島津家最看重家臣的忠誠,你們不會被接納的。”
“家主。”
終於還是一位武士說了話,“我覺得可以把剩下幾座城的兵力都調集起來在伊賀城彙合。而且海軍方麵,我們的大炮全都防守在長崎港,剩下的艦船也難以抵抗明軍的炮火。不如做兩步考慮,一是能
打贏陸戰,我們就堅守伊賀城,在海路上設下阻攔,隻要明軍軍艦無法進入內海,我們就能守住,二是陸戰失敗,我們就從伊賀城撤退,往熊本,人吉城方向走,最好是能撤退到鹿兒島藩的勢力範圍。”
他看到鍋島勝茂的麵色不對,又趕緊接著解釋道,“雖然島津家一直是我們的威脅,但畢竟咱們都受到過德川將軍認可的,他們也會接納我們。”
鍋島勝茂的臉色陰晴不定,正如這位家臣所說,他們與島津家的矛盾並不大,僅僅是他個人感覺到了威脅,有些自我懷疑罷了。但他可是鍋島家的家主,伊賀城的城主,連城都不在了,他的身份地位也化作了烏有。
“陸戰必須打。”
鍋島勝茂的情緒穩定了一些,又接著說道,“但海戰,你們也要有所準備,無論用什麼樣的手段,都必須保證伊賀城的安全。”
聽到這句話,原本一言不發的鍋島元茂突然有了主意,“父親,我有一計可解伊賀之困。”
此時的鍋島勝茂還沒有迎娶德川家的小姐,鍋島元茂也還是他的嫡子,他也很看重這個兒子,點頭示意他繼續說。
“是,父親。”
鍋島元茂也忍住了恐懼,說起了他在伊萬裡城遇到的那個大明人,“我這段時間拜了一位老師,我也請求他跟我說一些軍事方麵的事情,他告訴我,三國時期有一種計策叫做火牛計,就是在狹小的地方,在牛的
身兩側幫上成堆的草垛,其中再撒上熱油,點火之後這些牛就會衝向敵人,而通道裡的敵人都會被大火消滅。”
看見鍋島勝茂沒有理解他的意思,他又要來了海圖,指向了長崎港到伊賀港之間的路線,“這段內海的航線十分窄小,即使是明軍艦船,進來之後也不能很方便的轉向,我們若是埋伏一隊火船,點燃後行駛過去,他們那些大艦船一旦進來肯定不容易調頭,這時明軍的海艦就無法進入伊賀港了。”
鍋島勝茂想了很久,突然明白了兒子的意思,“這個計策簡直太棒了,不愧是我的兒子,不過那位先生呢?把他請出來和我聊聊。”
鍋島元茂說的人自然就是朱舜水,但他此時自己回歸明軍的懷抱了。
聽見父親的話,鍋島元茂也隻好實話實說,“那位先生在我準備棄城之後,還說著唇亡齒寒這些讓我聽不懂的話,他也不願意離開,我便沒再管他了。”
“逆子,逆子啊。”
鍋島勝茂可是知道唇亡齒寒的道理,“哎,要是島津家和德川家的兒子怎麼也不會放過這種人才,咱們鍋島家的文化素養還是太低了,算了這位先生或許本就不屬於我們。”
鍋島勝茂很是失望,但還是不得不安排起前往伊萬裡城的步兵,他手下的武士也被他召集起來,眼看著這些人都懷有二心,他隻得親自帶兵,“我就要看看這些明軍的步兵是否也和海軍
一樣厲害。”
出城之後,鍋島勝茂便帶著手下的一萬多倭寇向伊萬裡城出發,另外還有幾百人的小隊去往了其他方向,召集附近大城裡的軍隊。
而王曉良此時正在和朱舜水討論關於戰後教化倭寇的一些想法,他聽到朱先生的一番之乎者也,也覺得十分頭疼,不過他覺得陛下應該喜歡這個調調。
“稟告司令。”
一位偵查兵跑了進來打擾了他們的談話,不過這種情況也是王曉良準許的,“一支倭寇的隊伍,正從伊賀城方向往我們這裡趕來。”
“什麼?”
王曉良有些吃驚,“我不去找他們,他們倒敢找起我的麻煩來了。不過正好,朱先生也在這裡,我就帶先生看看我們大明軍隊的風采。”
“甚好,甚好。”
朱舜水也激動地站起身,他早在大員島,就聽到過這支神威無比的大明軍隊,今天終於得以一見了。
王曉良也沒有囉嗦,直接帶著手下的步兵旅出了城,伊萬裡城和伊賀城之間本來就是平坦的地域,明軍前進了二十餘裡就發現了急行軍而來的倭寇軍隊。朱舜水還以為兩支隊伍要打遭遇戰,卻見到王曉良立即下達了命令,“第一步兵連出列,第二步兵連準備,預備,開槍!”
僅僅是簡單的幾句命令,卻看到明軍士兵很快整齊地隊列起來,隨著開槍的指令,一陣猛烈的子彈雨向倭寇射去。這些倭寇們還沒準備好燧發槍,就被子彈
打成了篩子,接著第二步兵連又上前代替了前方士兵的位置,繼續射擊,然後又是第三次。
一萬多倭寇士兵在三輪子彈的射擊後,僅有不到一百人還站立著。他們如同見了鬼一樣,瘋狂的往回逃跑。
朱舜水也呆立在了原地,“這...這是我大明的軍隊?”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bigeb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