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鎮化是工業革命後的必經之路,大量的人口進入城市及工廠,才能滿足各類產業的發展,
當然目前大明的土地完全能夠滿足農民的耕種,還沒有達到匱乏的程度,朱由棷計劃在人口達到兩個億以上以及農業產量大幅提升後,再進行城鎮化的推進。
雖然工業的發展也意味著汙染和資本化,但這一切都是最基本的原始積累,歐洲的資本積累離不開黑奴,真到大明局勢穩定的那個時候,朱由棷也不會介意去分一杯羹。
當然這都是後話。
在朱由棷思考的這段時間,馬車也行進到了通州地帶,這裡距離北京城也就不到半天的路程了。
京郊比起武清、河西務又是一番不俗的景象,雖然經曆了戰亂的侵擾,但這裡畢竟是皇家近地,加上一些皇田的品質本就不錯,也吸引了更多的農戶在此安身立命。
“喝了蜜啦,大柿子!”一位果農正在路邊推著小車叫賣著。
朱由棷也吩咐侍衛停下車駕,想要買些剛成熟的柿子嘗一嘗。
“老伯,這柿子多少錢一斤啊?”朱由棷問道。
“一文兩斤,童叟無欺。”老伯說道。
朱由棷有點好奇道:“這位老伯倒是有些文化,竟然知道用成語。”
“哈哈,我那小兒子才是有了文化,他在軍隊裡受到了好的教育,中秋節的時候,他還幫我把這山上果園上的柿子都送到了大沽口的食品工廠,這些都是後熟的一些,
分量也不多,我就拿來散賣了。”老農解釋道。
“哦?”
朱由棷來了興趣,接著問道:“老伯,你兒子是在哪個部隊當兵啊?”
“好像是叫第一兵團,具體的我年紀大了也沒記清,不過隻要是衡王,是陛下手下的兵,就好。”
老伯接著拿出一個柿子遞給朱由棷說道:“自從衡王來了北京城以後,咱們這些百姓的好日子也就來了,你也嘗嘗這熟柿子,真的很甜,就像現在的日子一樣。”
朱由棷的心情也瞬間好了很多,沒想到在這裡居然遇見了一個他的忠實粉絲,聽到老農一直誇讚著他施行的這些政策,一高興,買下了二十斤的柿子。
“若是過段時間,客人若是經過的話,我這裡還有柿餅可以買到。”老農指向不遠處的山坡說道。
山上正豎立著一個個的架子,而架子上也掛著正在曬乾等待結霜的柿子。
“好,有時間我一定來買。”朱由棷回道。
接下來朱由棷並沒有再耽擱路程,在天黑前趕回到了紫禁城內。
……
文淵閣內,首輔劉靜軒正在主持內閣會議。
財政部尚書席正久、稅務部蘇林華、農部尚書薛重陽、商務部尚書袁振磊等人都在積極討論著商稅的問題。
朱由棷一進來他們便要起身行禮,但朱由棷則是擺手示意他們繼續討論。
劉靜軒也主動將主位讓了出來,接著稟告道:“陛下,今年這兩季的商稅收入比較之前翻了一番
,特彆是鈔票通用之後,收稅的難度也低了很多。”
“哦,難度降低有何說法?”朱由棷問道。
稅務部的蘇林華接著說道:“原本各地的稅銀想要彙入京城,都要進行運輸,一些碎銀還需要進行融錠,一些火耗也在所難免,但如今隻要將稅銀存入銀行,再由統一的賬目劃撥到內閣的賬目就可以完成。”
“哈哈,這下劉閣老你對國債的贖兌可有信心了?”朱由棷問道。
每年六千萬兩白銀的國債,原本讓劉靜軒感到壓力山大,雖然現今的商稅提交上來了,但還是遠達不到一億兩的收入。
“怎麼不說話,難道沒有信心?”朱由棷看著劉靜軒欲言又止的樣子接著問道。
“陛下,目前春秋兩季的商稅收入也僅有兩千萬兩,按照這個算法的話,一年也隻有四千萬,即使加上五年後的田稅,也達不到一億兩。”劉靜軒解釋道。
“劉閣老,你也是和我一起經曆過苦日子的人,對百姓的疾苦也有一定的了解,那我考考你,若你是百姓,有了錢之後第一件事會去做什麼?”朱由棷問道。
劉靜軒將自己代入農戶的角度思考了一會,才恍然大悟道:“修建房屋?”
“沒錯,各地經曆戰亂,百姓們的居所也受損嚴重,你看看工業品中最暢銷的是何物?”朱由棷接著問道。
這次劉靜軒也反應了過來,接著回道:“是水泥、磚瓦這些。”
“嗯,為了造
福百姓,這些基礎工業品的價格還有稅率都很低,這也是商稅一時上不來的原因,但百姓們隻要解決了這最基本的問題,便會考慮到衣食,這才是稅收的大頭。”朱由棷接著說道。
實際上這也是朱由棷在京津公路沿路看到的實際情況,一些地方百姓已經靠著積餘的錢財去修繕甚至建造新的屋舍,這些消耗了他們目前的收入,但當住房問題解決之後,他們接下來的消費能力便會提升。
看著劉靜軒和幾位大臣若有所思的樣子,朱由棷接著說道:“皇家酒莊,北方煤炭礦物總局以及食鹽和煙草局的收入,你算上了嗎?”
“這些都是按年來計算的,目前應該還在皇家銀行的賬目上,沒用劃到內閣的賬目上。”劉靜軒回答道。
這些收入除了商稅後的盈利,不僅要考慮內閣,還要考慮皇家內庫的部分,所以並沒有采用季度結算的模式。
“算上這些的話,即使暫時不夠,五年後也絕對夠了。”劉靜軒反應過來接著問道:“那陛下,咱們的國債還需要繼續發放麼?”
“當然,今後不僅是京津公路,京津鐵路,京灤鐵路,整個兩京十三省的公路線和火車線路,依然需要接著建設,錢就像是水,隻有流動起來才更有價值。”朱由棷說道。
“是陛下。”劉靜軒苦笑著回道。
他自然知道陛下的意思,大明這座國家機器一運轉起來,銀兩便向流水
一樣流往了全國各處,但也正如陛下所說的,內閣的收入依然會逐年遞升,今後的內閣完全有能力去償還這筆債務。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bigeb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