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陛下還有各地水庫的修建情況,我已經做了彙總,您請看。”
劉靜軒拿出一個裝訂好的冊子,正是各地水庫、水渠修建的情況彙總。
因為這些水利設施的修建,暫時還沒有考慮到水力發電的因素,建設的目的僅是為了保證百姓的農業灌溉,所以修建的水庫規模也不大。
朱由棷翻看起賬目,基本上這次建設之後,兩京十三省所有農業區灌溉區的用水要求都能基本滿足。
“我們這次依然是跟皇家銀行合作,將這些農民工人的工資發放至統一的賬目,這次建設的大型水庫包括:丹江口水庫、洪澤湖水庫、東江水庫、小浪底水庫;其餘中小型水庫三千五百多個,包括一些新建的水庫和一些原有水利工程的維修工程。”
劉靜軒接著介紹起幾個大水庫的情況道:“丹江口水庫位於漢江中上遊,漢江流經南陽府、襄陽府、荊州府,丹江口水庫正可供給河南以及湖廣兩地的灌溉使用;洪澤湖水庫,特彆是洪澤湖東岸的大堤,也進行了進一步的加固。”
朱由棷也出言問道:“你說的是高家堰?”
“是陛下。”劉靜軒回複道。
朱由棷對這裡的印象很深刻,最近的一次修築就在明萬曆年間,後世也有一位偉人說過,一定要把淮河修好,這也是因為淮河水患非常嚴重,淮河流域降水量集中在六至九月,汛期水量占了全年降水量的六成以上,周
圍也有著洪澤、淮安、阜寧及濱海等地的數百萬頃農田。
當然,這裡的水患根本問題,來自南宋黃河改道,洪澤湖的形成,黃河水夾雜著大量的泥沙,經常導致入海口擁堵,這才導致了淮河水患的反複出現。
朱由棷也有感而發,強調道:“這裡的水患問題一定要重點關注,淮河入海口的清淤工作也要做到位,甚至多修建幾處入海口也是可以的。”
“是陛下。”
劉靜軒將陛下的話記在心中又接著介紹道:“東江水庫位於湖廣省,湘水下遊,彬州府,也是因為汛期降水量過大的原因,為了保證灌溉的需求而修建;小浪底水庫,位於河南府與懷慶府之間,也是為了一定程度上控製了黃河的流速。”
“嗯,小浪底這處也需要重點關注,一定要防止出現決堤的情況發生。”朱由棷提醒道。
“是陛下。”劉靜軒回應道。
此時的大壩並不像後世大壩那樣的方便,往往需要在大壩兩側再進一步挖掘河塘,一但發生洪水,水流過大,會進一步放開通向河塘的水路,降低洪水流速,但即使這樣也不是萬無一失的,特彆是黃河這種含沙量大的河流,更容易出現這樣的情況。
朱由棷也再三叮囑道:“一定要提前做好應對措施,萬一有決堤的征兆,要提前疏散流域內的百姓。”
“是,陛下!”
劉靜軒也記下了陛下的要求,回答道。
“好了,稅收和
水利之事暫且說到這裡,各地公路的修建情況如何了?”
接著朱由棷便問出了他最關心的問題,問道:“主要是通往關中、蘭州等地的公路完工了麼?”
劉靜軒回答道:“稟陛下,自京城前往漢中的公路還在修建中,公路途經保定府,真定府,順德府,彰德府,衛輝府,開封府,河南府,西安府,終點是漢中府。”
“漢中至蘭州的公路早在第一兵團駐紮起,便開始修建,早已開通,後麵這段公路也劃分到了各府衙負責,整段由京城通往蘭州的大路足足八千多公裡,如果按照每公裡一萬兩銀子的造價,就是八千多萬兩銀子,當然我們也計算到了用田畝或者糧食等代替工錢的方法,但即使是這樣,內閣的錢也遠遠不夠支付。”
劉靜軒接著說道:“另外還有一點原因是閒散的勞動力不足,這段時節秋收即將結束,這些農民們的勞動力才剛剛解放出來。”
朱由棷知道劉靜軒的意思,他之前按照後世的道路標準劃分了各路段的等級,國道、府道、縣道,其中國道也就是劉靜軒所說的大路是要由內閣撥款修建,府道和縣道則是由各級府縣官衙主持修建。
不僅是修路,道路後期維修養護的成本也是一筆持續的支出,即使是後世的道路也需要收取過路費才能平賬。
朱由棷想了想提出了一個辦法,他吩咐劉靜軒記下,接著說道:“這樣,
每處國道至府道的關口處,設置收費站點,除去軍事、農產品運輸外,其餘商運,貨運按每公裡一分至三分銀子的標準收費;這些銀子的一半存入單獨的賬戶,用作道路的養護,另一半用於支付道路的造價,以及沿路收費,及維持秩序人員的收入。”
“任何通過國道的商販都需要從府縣衙門獲得憑證,這也是計算用路曆程的憑證,同府之間短暫的行程則不需要收取費用。”
“是陛下。”
劉靜軒默默記完陛下的話,隨後回應道。
劉靜軒實際上也想過收取過路費這個辦法,但京津公路並沒有這個先例,而且道路修建的成本之所以提高,也是因為如今的陛下,不僅不讓百姓服徭役,而且反過來還給這些百姓工錢,修建京津公路之時,尚有大量的良田可以抵扣工錢,但如今各州府內的道路修建已經將這些田地分發出去,如今的公路修建更需要的是真金白銀。
看著劉靜軒一臉愁眉苦臉的樣子,朱由棷也知道他在為這筆巨款發愁。
“這樣從皇家內庫的賬戶,先調取這筆費用,待過路的費用收上來,每年再撥還給內庫。”朱由棷說道。
“可內庫也沒有這麼多錢啊。”劉靜軒疑惑道。
內庫的情況他也知道,內庫不僅負責皇室成員的日常開銷,科學院包括鐵路總局的成立也從內庫調集了大量的資金,幾十萬甚至幾百萬兩對於內庫沒有難度
,但這可是幾千萬兩。
“劉閣老,你可知道我最近是從哪裡回來的?”朱由棷抱著考校的想法問道。
“倭寇國,對呀倭寇盛產白銀。”劉靜軒也突然明白過來,回答道。
“沒錯,我們從倭寇國這種總共獲得了兩億兩白銀,這筆錢現在就在內庫的賬戶上,北京至漢中的道路也要抓緊繼續動工了,否則溫度下來,可就不好修路了。”朱由棷命令道。
“是陛下。”劉靜軒回應道。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bigeb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