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病防疫的問題,朱由棷交給了劉靜軒等人負責之後,這段時間,朱由棷也沒有什麼大事了。
他也樂得清閒。
在清閒之餘,朱由棷卻想到了另外一個問題,情報的傳遞。
如今大明戰爭中,遠距離信號的傳送,還是依靠著烽火台這樣的原始設施,即使是快馬傳訊,也耗費大量的時間和人力。
對於這一點,朱由棷其實有個很好的想法!
當即,朱由棷開始將這個思路,寫了下來。
第二天,朱由棷也找到了正在研究顯微鏡的宋應星。
朱由棷出言問道:“宋大人,研究得如何了?”
“陛下所說的鏡子,我有些思路了,但是……”
宋應星也解釋道:“這玻璃的透明度還存在一些問題,我召集了一些工匠正在製作,等新的成品送到應該就可以達到陛下所說的效果了。”
朱由棷也看了看宋應星正在研究的這個“顯微鏡”,確實如宋應星所說,鏡片還有些渾濁,達不到所需的品質。
“既然顯微鏡研究得差不多了,朕又給你安排了新任務。”
朱由棷接著說道:“宋愛卿應該知道電,這種東西吧。”
宋應星也回道:“臣自然知道,臣在《天工開物》中,就記載過靜電和不同電荷,包括對電荷的計算臣都有過研究。”
朱由棷聽到宋應星的回答也很無奈,他所研究得隻是靜電,最基本的正負電荷的關係,而想要用來傳遞情報,必須要研究出交流電
來。
而且,電這個東西,在這個時期,眾多大明百姓的印象裡還隻有關於閃電這種東西,想要在大明的這個時候,把電力這個科技點開,比起蒸汽機,蒸汽火車要困難多了。
朱由棷苦笑一聲,接著說道:“這樣吧,你把科學院的研究人員們都叫過來,朕給你們演示一個有關電的實驗,相關的資料,朕也可以提供給你們,不過後續的進展,還是得靠你們多鑽研。”
朱由棷畢竟是皇帝,每天不僅要處理錦衣衛的事情,很多重要的各地奏章也需要他來審核,這些關於電的東西,他也隻能為這些人提供思路,具體的研究還需要這些人自己來。
畢竟電力可是第二次工業革命才出現的,第一次工業革命說白了,隻是機械方麵的研究,而電就要抽象一些了。
宋應星聽到朱由棷的話,也趕緊召集了科學院的所有人員,聚集在了實驗台前,而朱由棷也在眾人的幫助下,準備好了簡單的電磁實驗裝置。
“你們也是我大明科學方麵最頂尖的人才了。”
朱由棷接著說道:“我希望你們可以好好看,有不懂的儘量問出來,儘早把這項發明研究出來。”
大家看著朱由棷擺出來的東西也感到新奇,雖然每樣東西他們都認得,銅線、鐵棒、磁鐵,但組合起來,他們卻不清楚用途了。
朱由棷也拿起被銅線纏繞著的鐵棒問道:“諸位,這塊鐵棒此時並沒有磁
性,吸引不了鐵片,大家可能理解。”
“那是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