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認為莫臥兒帝國暫時對我大明沒有威脅。”
“你想得太天真了。”
韓東和反駁道:“奧朗則布之所以向你詢問大明的軍事情況,一定是對我大明有想法的,不過張大人您所說的駐兵緬甸的情況,倒是有可取之處。”
張成文的說法與朱由棷了解的情況倒是相差不大,這種邦國共治引起的沒有歸屬感的情況,直到後世的印度也仍沒有解決。
與後世大明被八旗占領後,仍有許多人想要複立明朝的情況不同,這片土地上的人民已經習慣了被征服和統治,而且這裡的統治者也一直是外來人。
“好了,莫臥兒的事情暫時先這樣。”
朱由棷看向黃朝接著問道:“東南海域上的那些島國的情況又如何?你們此行可有什麼收獲?”
“稟陛下,我們的行程倒是挺順利的。”
黃朝回答道:“無論是呂宋島上的西班牙人,還是蘇丹、婆羅等地對我大明表示了尊敬和熱情,而且臣在馬六甲海峽還遇見了一位陛下認識的人。”
朱由棷聽到黃朝的話,也來了興趣,詢問道:“你說得是何人?”
“荷蘭總督聖安東尼奧。”
黃朝接著說道:“現在他應該已經到我大明的地界了,聖安東尼奧此次前來正是為了與我大明建立貿易往來,不過我已經同他說了,如今的大明更為強大,關於協議的情況也需要重新協商。”
“好,你做得不錯。”
朱由棷對聖安東尼奧
的印象也很深刻,他評價道:“朕記得,這位荷蘭總督倒是很識時務,見識也有一些,與荷蘭的合作可以談,不過...”
“要注意我大明的大國身份,無需故意讓利於他,一切以我大明的利益為重。”
朱由棷的這番話也是挑明了他的想法,大明雖然已經是確確實實的強國了,但也無需因自詡為天朝上國,便隨意向他國施以恩賞,真正的強大是靠軍隊打出來的。
最後一位,則是最晚回國的翁玉堂,他見到兩位使者都說完了自己的情況,也上前一步,出言道:“臣此行比起兩位大人,就顯得波折一些了,不僅是安南的阮主曾經將我挾持,在老撾、暹羅、吉蔑交界的柏威夏寺,也發生了一點小矛盾。”
朱由棷自然是知道安南發生的事情,但對柏威夏寺卻還沒有聽過,他問道:“柏威夏寺又發生何事?難道這三個小國也敢學阮主,冒犯我大明不成。”
“你們聽好了,以後若是在遇見這樣的情況,即使朕在忙,你們樞密院也要負責起來,安排軍隊教訓這些無知之人。”
說完這句話,朱由棷也重新看向翁玉堂,說道:“好了,翁大人,你接著說吧。”
“稟陛下,他們並沒有敢學阮主對微臣有所威脅。”
翁玉堂回答道:“他們隻是因為地界問題發生了一點矛盾,不過陛下,臣有些疑問,對於這些藩屬國之間的相互攻伐,我大明到底
該采取何種態度?”
“他們若是安分倒也無妨,若是不安分的話。”
朱由棷接著說道:“既然你們提議道在緬甸駐兵,在其他這些大明的藩屬國,我們也可以駐兵,”
他看向韓東和,命令道:“這件事就交給你們樞密院來辦,從其他兵團抽調一些軍官,再從兩廣征收一些士兵,組成一支特殊部隊,駐紮在這裡。”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bigeb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