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九十四章 內燃機的研究_大明:我有一座軍火庫_线上阅读小说网 
线上阅读小说网 > 綜合其他 > 大明:我有一座軍火庫 > 第六百九十四章 內燃機的研究

第六百九十四章 內燃機的研究(1 / 1)

朱由棷正在向宋應星介紹橡膠的時候,力學所的兩位原本研製蒸汽機的人員,陳大年和王洪成,也來到了宋應星的實驗室。

“陛下,宋大人,聽說內燃機的材料已經到了。”

陳大年解釋道:“蒸汽機也是由我們兩人研製的,如今的內燃機,我倆也想參與研究。”

“是啊。”

王洪成也出言道:“陛下,宋大人整日忙的事情太多了,還是把這件事情交給我們倆吧,我們也算輕車熟路了。”

朱由棷原本就準備,把這件事情交給這兩個人,但因為他想要培養宋應星,對材料研究的方法,才會提前來到這裡。

既然已經把天然橡膠和硫化橡膠的區彆,解釋清楚了,朱由棷也把硫化的過程,與之後的材料研究工作交給了宋應星,和兩人去往了力學所。

......

力學所中,初代蒸汽機的巨大機械裝置,正在最顯眼的地方,這也是力學所,所有研究人員的共同成果,即使如今的蒸汽機已經小了一圈,他們也不會舍棄,這個紀念性的裝置。

隨著朱由棷的進入,另一處放置的正是,根據他提供的圖紙,研究出來的“盾構機”,正是有了這個設備,鐵路的修建,才輕鬆了很多。

“你們力學所的場地,應該擴大一些了。”

看著堆滿大型機器的力學所,朱由棷也出言道:“大明關於力學研究的工作,都是這樣巨大的機械設備,以後肯定還要有相

關的研究,你們從科學院旁,再征調一塊地方吧,力學所應該更氣派一些才對。”

大明如今的科技進步,很大程度都來源於力學所,蒸汽機的研究,之後還有內燃機,甚至有了電之後,還要研究計算機。

朱由棷對於世界上第一台計算機的了解,也源自於後世的教學之中,他記得那台初代計算機,研製於美洲的賓夕法尼亞,總重量足有幾十噸,更甚著占據了整整三層樓的麵積,裡麵還有很多巨大的電子元件,這一切,以後自然要交給力學所來完成。

“是陛下,我們會向劉閣老申請場地的。”

陳大年也回答道:“最初研究蒸汽機的時候,我們倒沒有感覺很擁擠,但隨著盾構機,以及其他設備的研究,這裡的空間就不太夠了,想必內燃機也一定會占據很大的空間。”

“這你就說錯了。”

朱由棷笑著糾正道:“內燃機正是為了,代替蒸汽機這種龐然大物,而研製的,它的體型可比蒸汽機要小很多,我這裡有一張圖紙,你們先看看吧。”

朱由棷拿出來的,正是最基礎的內燃機結構圖,其中隻有最基本的,火花塞、氣缸、傳動軸等結構,若是再進一步,便是多個氣缸輪流運轉的,更為複雜的“多缸內燃機”,後世有關於汽車方麵的“多缸發動機”,說得便是氣缸數量的區彆。

當然“多缸內燃機”的研究也並不難,隻要將機械能轉化

的過程研究明白,其他得隻是數量和材料的問題。

後世中,科技的研究,已經進入了停滯,人們也更多得研究起,不同材料的性能,這也是獨立於力學之外的另一門學科,朱由棷對宋應星的啟發,也是考慮到了這一點。

“這種內燃機和蒸汽機的運轉模式很類似。”

看完圖紙的陳大年也出言道:“若是氣缸的結構,足夠穩定,能承擔得了這樣的壓力,內燃機的研究也不是問題。”

“另一部分就是火花塞,還有密封的問題。”

王洪成也看出了其中的關鍵,出言道:“想要保證,燃料燃燒,必須在密閉的情況下,進行點火,這一點的難度非常大,也就是陛下這張圖紙裡的火花塞。”

“另一點就是,想要讓這些膨脹的氣體,推動活塞運動,這個活塞裝置的密閉性要求,也非常得高,內燃機比起蒸汽的難點也就在這。”

朱由棷看著這兩位研究人員也非常欣慰,他們正是因為獨立研究出了蒸汽機,對內燃機的問題,反應得也很快,他們所說的火花塞和密封問題,也正是內燃機比蒸汽機的產生,晚了足足兩百年的原因。

“你們說到點子上了。”

朱由棷笑著看向兩人,解釋道:“不過,這兩個問題,已經能夠解決了,火花塞正是由電產生的電弧,點燃這內燃機裡的燃料,即使在內燃機的氣缸內,這樣的密封條件下,也能讓燃料燃燒。”

“至於密封的問題,你們兩位也見到了,我和宋應星研究的新材料,橡膠就是為了解決這個問題,不過目前的橡膠還不能使用,需要經過硫化處理後的橡膠才能用。”

“不過關於氣缸的製作,還有一樣東西需要你們研究。”

朱由棷也是剛剛想起這個問題,吩咐兩人拿來紙筆,接著在白紙上,畫出了關於焊槍的圖紙。

氣缸比起蒸汽機,要更加精密,這些零部件自然不可能一次性成型,焊槍自然就派出了用場,而焊槍所使用的乙炔氣體的製備,自然有簡單的方法,在電石中加入少量的酸,便能產生乙炔。

隻是這樣的乙炔氣體,帶有一定的水汽,還需要通過乾燥的碳,將其中的水汽吸附後,才能進行使用。

乙炔在空氣中燃燒的溫度就接近兩千度,在純氧中,甚至高達三千多度,所以這樣的氣體,也是非常危險的。

朱由棷思考再三後,也將劉靜軒喊了過來,叮囑道:“這是關於焊槍,燃燒所需的氣體,但這種氣體非常危險,不能倒置,也不能被太陽直射,一旦發生爆炸,產生的威力不亞於手榴彈。”

明朝人對爆炸的認知,是非常清楚的,在天啟六年,就王恭廠火藥庫附近,發生過一場巨大的爆炸事件,也被稱作為“天啟大爆炸”。

朱由棷知道,一旦這些儲存的乙炔氣體,遇見明火,也會產生不遜於此次爆炸的危險情況,因為內

燃機的研製,必定涉及到燃料,也就是猛火油的使用,這兩者一定結合起來,便會造成不可挽回的後果。

劉靜軒看見陛下如此重視,也想起了那場二十多年前的天啟大爆炸,接著回應道:“陛下放心,這些事情,我會安排專人負責,一定不會讓那場爆炸重演。”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bigebar.


最新小说: 道醫贅婿 侯門嫡女慘死重生,世子爺日日輕哄 諜戰1937:我的外掛是手機 為了簽到我成了傳說中的神經病 二婚窮老公,竟是頂級真大佬 從瘋癲皇子到鎮國大帝 複活在魔物娘圖鑒的勇者如何是好 暴君總想殺我,我靠讀檔躺贏 清穿:宮鬥從皇後開始 奧特雜兵?在外叫我宇宙警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