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銘晨在城裡一直待到臘月二十八才帶著兩大包年貨和胡建強一起回杜格鄉。
過年期間也不能做什麼事,胡建強要隨胡銘晨回家過年到正月十五後才會返回城裡進一步做實際工作的推動。
雖然距離過年還有兩天,可是無論是城裡還是鄉下,年味的氣息已經變得很濃厚,胡銘晨他們回家的班車上坐滿了人,大部分是一些外出打工回家的年輕人,這些人除了自己的行李,也少不了有帶回家給老人孩子的禮物。在車上,胡建強還遇到了兩個認識的人,石二娃和張慶平。
這兩個人是在鄰省的省會打工,一說起大城市的麵貌就滔滔不絕,顯得很自豪,覺得自己在外麵見了大世麵一樣。
“胡建強,你在家裡乾什麼?”張慶平問道。
“什麼也沒做,算是東遊西晃的吧。”胡建強平和的回答道。
“那有什麼意思,在家裡一點前途沒有,掙不到錢不說,條件也太落後了。我看你過完年還是和我們出去打工算毬了,家裡種地一年到頭,還不如在人家那邊的工地乾一個月,你看我出去一年,除了買東西,還寄回來兩千多塊。”張慶平道。
“我們這邊全是小商店,而人家那些地方到處都是大商場,裡麵的東西多了去了,看都能看花眼,想買什麼拿什麼。窩在山溝裡,人都得生鏽,你要跟著我們出去,保準你大開眼界。”另一個旁邊的朋友石二娃補充著炫耀道。
他們兩個是真的將胡建強當成沒見過世麵的土老帽了。
外麵真的有他們說的那麼好嗎?當然不可能,在工地上打工,一想就能知道是個什麼環境和樣子。說難聽一點,他們有沒有到城裡麵去逛過街都還是一個未知數。
有些人就喜歡顯擺,以為在外麵去轉了一圈回來自己就了不起,仿佛自己就成了大城市裡麵的人一樣。還不知道為了幾天的光鮮,平時自己怎麼節儉忍耐呢。
胡銘晨看石二娃和張慶平,兩人雖然穿著是新的,可是也很明顯是那些便宜貨,根本就不可能是大商場裡麵的高端衣裳,款式和做工一目了然。可能還是因為要回家過年了才在路邊攤買了換上的呢。
“過年把看吧,要是混不下去了,再跟著你們出去見世麵。”不管彆人的心態是什麼,胡建強都不願意和他們一般見識,何況人家邀約自己,也不見得就不好。
現在胡建強身上有胡銘晨賦予的重擔,他怎麼可能答應同他們去打工,拋開去的城市大小與繁華程度不說,單輪掙錢,與他們出去或許還沒有跟著胡銘晨掙得多。
張慶平說他出去一年寄回來兩千多,胡建強自己在家也得到不止兩千多啊,光胡銘晨給百分之五的股份就值一千五了,還彆說正常的工資獎金和福利。
“還過年把再看?嗬嗬,胡建強,外麵的變化太大,過年把估計又是另外的樣子了喲。過了這個村就沒有這個店,何必浪費一年的時間呢。你還沒老婆吧?趕緊出門去多掙點錢,要是手裡沒錢,想找媳婦難上加難。”張慶平有點鍥而不舍的繼續勸道。
“還沒有,過兩年再找也不遲......”胡建強話還沒說完,他上衣口袋裡的手機就叮叮當叮叮當的響起來。
“什麼聲音?什麼聲音?”石二娃東看西看,好奇的問道。
“你傻啊,這是電話的鈴聲。”張慶平瞪了石二娃一眼,一臉鄙視的說道。
張慶平覺得石二娃連電話鈴聲都聽不出來,有點丟去過大城市的臉。
“嗬嗬,我們杜格也有人用上手機了,哪個的手機,趕緊接吧。”開車是司機笑嗬嗬的道。
“不好意思,不好意思,是我的手機響。”胡建強尷尬的急忙擺手,不好意思道。
說著胡建強連忙伸哪位?”
手機剛拿給胡建強用的時候,他是要像彆人一樣弄個套子彆在腰部的,覺得人家一看到自己腰部的手機,就會投以羨慕的目光很舒服。
不過胡銘晨卻建議他不要那麼做,手機的功能不是裝飾品,還是放在身上低調點好。
那種看到腰部有個手機就羨慕的人,是俗人,而自己偏偏又那樣去迎合,豈不就是俗人中的俗人?
就算是要顯擺,那也不是對大街上的張三李四王二麻子,對這些人顯擺是沒有什麼用處的,隻會讓自己變得俗氣罷了。反之,當彆人覺得你土氣的時候,再把手機拿出來,效果就完全不一樣了。
“胡老板,你還在市裡麵嗎?我是徐天才啊。”電話那頭的徐天才問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