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了這種事情,王慧雪哪裡還有心情陪胡銘晨爬到山頂看風景啊。胡銘晨的心理承受能力很強,不代表王慧雪也很強。
是,這場架胡銘晨打贏了,而且贏得極其漂亮,沒受到任何的傷害就把陳好男他們幾個收拾得丟盔卸甲。可是第一次經曆被搶劫的王慧雪心裡難免心有餘悸。
“今天還是不去了,改天再來吧。”
“也好,那我們下山去吧。”胡銘晨理解王慧雪的選擇,因此沒有做堅持。
至於站在標山的山頂查看周圍的布局與風物,胡銘晨改天可以自己來。反正公司所在地距離標山也沒多遠。
“下山去乾什麼呢?難道就這麼回家去了嗎?我出來的時候,是說了要傍晚才回去的呢。”難得與胡銘晨單獨出來玩,王慧雪不願意就這麼草草結束這相處的時光。
“那要不這樣吧,我們去圖書館看書,怎麼樣?你去過圖書館嗎?”胡銘晨沉吟一下,提議道。
胡銘晨不好將王慧雪趕回去,乾脆就提了一個安靜而沒有危險性的活動,而且,王展和肖玉梅如果聽說他們的女兒是同胡銘晨到圖書館看書,相信會更加支持。沒有什麼活動比道圖書館看書更具有積極和正麵意義的了。
“沒有呢,我們學校隻有閱覽室,沒有圖書館。”
“走,我帶你去市圖書館,在就文化宮旁邊,免費的,應該什麼人都能去。”胡銘晨自己也沒有到市圖書館裡麵去過,不過逛街的時候,從其門口路過不止一次。
涼城市圖書館看起來比較老舊,三層樓外加一座院子,不過裡麵的藏書並不少,二樓的閱覽室能坐一百個人,國內幾乎主流的期刊和報紙都有。
兩個小學生進到圖書館裡麵,果然是暢通無阻,根本沒有人盤問,也不需要任何的證件,隻有要借書出去的時候,才需要辦理借閱證。
第一次進圖書館,胡銘晨還沒打算辦借閱證,他們先去閱覽室,王慧雪見牆上擺放著一排圖畫書,就去拿來看,而胡銘晨則是對報架上的那些報紙產生了興趣。
重生前胡銘晨沒怎麼看過報紙,沒有養成那個愛好,也沒有那個條件。就算是重生之後,到如今胡銘晨也沒有好好的看過和買過報章雜誌。
圖書館裡麵今天的人並不多,除了十來個退休老人在戴著老花鏡看報紙之外,就三四個中學生模樣的學生在雜誌。
胡銘晨在報架上拿了一夾子《光明日報》和一夾子《經濟日報》找了個靠窗的位置坐下來翻閱。王慧雪拿了兩本卡通雜誌之後,也到胡銘晨的旁邊坐下,兩人各看自己感興趣的部分。
通過看報紙,胡銘晨現,外麵世界的信息量太大了,不論是國內新聞還是國際新聞,都能有一個全新的了解。
看著看著,《經濟日報》上麵的一篇文章引起了胡銘晨的濃厚興趣,文章題目叫《以“取消福利分房,實現居民住宅貨幣化、私有化”來推動房產改革》。
為什麼胡銘晨會感興趣?他現在做的就和房地產有關嘛。他買地的目的就是為了賣,人家買去也是為了修房子賣。雖然胡銘晨知道涼城的地價房價在未來的十幾年間翻了很多倍,有些地段甚至漲到普通老百姓難以問津的地步,可是他並不知曉這背後漲價的原因和政策因素。
通過這篇文章,胡銘晨搞懂了,原來這是政府打破了固有的模式之後,被市場催生的結果,而政府要這麼做,就是為了遏製住亞洲金融風暴對經濟所帶來的衝擊,希望可以將房地產行業當成一個帶動經濟增長的引擎。
文章當中還小幅的提到沿海開始出現了十年後大名鼎鼎的炒房團,他們不但抱著資金炒本地的房子,而且,還挺進到明珠這樣的大城市。
除了這些,文章還做了一個市場預估,它預估今後房地產市場今後每年的增加值會有一千億以上。
胡銘晨不算懂經濟,但是他也曉得,所謂一年一千億,真的是太少了,要不了多久,上萬億都不在話下。
怪不得房價從兩千年的時候就開始上揚,而且每次說壓房價都沒用,價格反而越壓越高,這是有政策麵和現實麵推動作用的。
放下報紙,胡銘晨就呆。
涼城自然比不得沿海城市,在這方麵還有點後知後覺,不過他相信,這一波浪潮,用不了多久就會席卷而來。
隻要抓住房地產市場這一波的商人,幾乎就沒有不賺的,不但賺,還會賺得盆滿缽滿。
通過看報紙,胡銘晨曉得外麵的市場無比寬廣,隻不過現在還沒有實力走出去,他暫時隻能守著涼城這個小市場,不過,隻要實力蓄積到一定的程度,他遲早還是要到更大的舞台闖蕩的,不可能一直死守在涼城。
“銘晨哥,你在看什麼呢?那麼入神呆,是遇到認識的熟人了嗎?”倏然王慧雪抬手在胡銘晨的眼前晃了晃,又沿著他的目光往外看,就想看看胡銘晨是在望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