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了海天大酒店精心準備出來的小會議室,雙方再一次熱情寒暄繼續,才分賓主坐下來交談。
胡銘晨這邊原本就三個人,他,潘月以及付明,趙德富那邊就稍微人多一點,除了趙德富和段青雲,還有幾位他們的重要下屬。
後來胡銘晨瞟了一眼韓原父子之後,決心帶上他們,讓他們坐到下首。
韓原和韓昌本拘謹的坐在那豪華的沙發椅上,看著麵前的一個個重要人物,他們父子倆有一種置身虛幻的錯覺。
這些人,這種場景,通常隻會出現在本地新聞裡麵,他們要透過電視方能瞧見。
而此時,他們不僅看見,且還親身參與。
當然,他們能坐在這裡,完全是看胡銘晨的麵子,他們並沒有什麼發言權,隻能旁聽,這也是韓昌本給他父親韓原做的交代。
人家要是不發問,就彆以為見到大人物可以暢所欲言。
胡銘晨那麼年輕的一個人正規的接受拜訪和會談,讓人看了怎麼也覺得不太正常。
偏偏它就真實發生了。
坐下之後,趙德富先笑著介紹了一下湖山市的經濟社會發展情況,需要拉人家來投資,這就是一個基本步驟。
胡銘晨邊聽邊點頭。
十幾分鐘,等趙德富說完,就輪到胡銘晨講點什麼了。
“今天是非正式場合,您叫我胡先生,那我也稱呼你趙先生了。”
“應當,應當,咱們不提工作職務上的那些虛禮。”趙德富笑著應道。
他長期在沿海工作,有些外商與他見麵的時候,就是這麼稱呼的,所以也不奇怪。
“對於湖山現如今取得的成績,我們由衷的感到高興和祝賀,這個地方我是第一次來,目前來說,感覺還可以,沒有遇到什麼不開心的事情。我相信在各位的努力和精心謀劃下,湖山會發展得越來越好。”
“我本身是個閒人,不具體管什麼事。不過剛才趙先生您說,非常歡迎我們來此地投資興業,那麼正好,我們有個項目想與段總這邊談一下,約段總見麵,目的也在於此。”
胡銘晨沒有那麼多虛詞套話,三言兩語之後,就扯到了正題上來。
“胡先生,不知我們公司能有什麼與貴公司合作的?請您賜教。你們是有實力的大集團,願意拉我們一把,鄙人深感榮幸。”段青雲連忙笑著道。
趙德富一聽有可以合作的項目,心裡麵就高興,望著胡銘晨,期待他說出一個大的投資項目來。
“是這樣,你們公司在半方街那邊有一個地產開發項目,我這邊對這個項目有興趣,想與您合作一下。”胡銘晨直言不諱道。
“半方街的地產開發項目?”聽說是這回事,段青雲就疑惑起來,“胡先生,冒昧,那個項目對於你們來說,應該就是個小案子,您怎麼會感興趣?”
“嗬嗬,您說對了,一般情況,這種項目我們不會過問,幾十億一下的投資,我甚至不會參與。但是你們這個項目特殊,我有興趣。”胡銘晨毫不諱言的道。
他的話聽起來口氣大,可那就是事實,這種才幾個億的地產開發,真的難以吸引胡銘晨。
韓原和韓昌本父子卻非常激動興奮,所謂的半方街,就是他家住的那個位置。
如果胡銘晨真的參與投資了這個項目,想想就能明白他不會是為了拆掉他家老房子,否則他何必這般大費周章。
換言之,隻要段青雲點頭,韓家的老屋就算是保住了。
聽說隻是這麼一個地產項目,趙德富略微有些失望,可他並沒有表現出來。
對於一座城市來說,建起幾棟樓,壓根改變不了什麼。
趙德富很清楚,一個城市的富裕,必須得靠實體產業,那才是能夠持續增加就業、gdp和稅收的根本。
一個五十億的地產項目,長期來說,還不如一個十億的現代化工廠。
“那您的意下是?”段青雲試探著問道。
“嗬嗬,我的意思可以多種合作方式,一我整體收購那一塊地,重新做規劃,二出資參與,可還是得重新做規劃,三你的公司全部賣給我,照樣重新做規劃。”胡銘晨輕飄飄的提了三個可選方案辦法。
“不是,胡先生,我聽你這麼說,你真正在乎的,就是那個地段的規劃方案呀。”段青雲皺眉道。
“對的,您沒有說錯,我覺得那個地方,不一定要建成高樓和商場,將它拆掉一部分,修繕一部分,結合湖山當地的傳統建築方式新建一部分,這樣就可以打造成一個環境優美的老城古街樣子,為當地增添一個可以留住鄉愁的地方。”胡銘晨點頭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