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燁吃過的飯多。
為什麼,這麼好的東西,偏偏他就不知道,朱燁一個毛頭小子卻懂得比他還多。
若說製作煙花也好,火藥也好,這種自己研究出來的東西,若是說朱燁天生聰明,也倒能解釋通。
可是地瓜這種農作物,不可能是被研究出來的。
就算這東西,憑白的出現在人眼前,大概也沒有人會覺得這東西能吃吧。
所以,朱燁怎麼知道這東西能吃,且還知道要去種植。
朱元璋實在納悶。
“世界之大,無奇不有。”
“爺爺怕是不知道,這地瓜對我們來說是稀罕東西。”
“可是對於海外那些國家,卻是常食之物。”
“有些地方不能種植我們賴以為生的稻穀,麥苗,所以他們將這地瓜大量種植。”
“成為日常飽腹之物。”
“這東西,也是我從外麵發現的,原本想著可能環境不太適應種植。”
“倒是沒想到,這東西適應能力極強,在我大明的土地上,倒是長勢喜人。”
朱燁當然不能說這東西是係統給他的。
這麼逆天的bug出現,豈不是嚇死這個時代的人。
若是把他當神仙了還好,若是把他當成了妖怪怎麼辦。
“你的意思是,這東西是從海外而來的?”
朱元璋皺眉。
朱燁點頭,反正他什麼都沒說,既然爺爺這麼覺得,那他也不想解釋。
就讓自己爺爺這麼誤會就好了。
朱元璋倒是看著自己手上的地瓜,陷入了沉思。
因為最近事情
太多,反倒導致他把之前提上日程的開放海禁之論,暫時擱置了下來。
這個時候被朱燁這麼突然一提。
他倒是想起了之前朱燁在院試時,那精彩的策論。
雖然現在大明的海域鮮少有倭寇潛行,但是朱元璋到底還是沒有下了解除海禁的心思。
雖然他曾經雄心壯誌,想要征服天下。
可是對於海域這塊不熟悉的短板,朱元璋一直在猶豫要不要勞民傷財的征戰。
以前,大明的資本不夠充足,無法補給征戰的需要。
僅僅是陸地上的戰爭,就已經足夠他頭疼了,更不敢對著海域伸手。
可是現在呢。
朱元璋看著手中的地瓜,目光逐漸堅定了起來。
“大明大量的軍力和經費,都投在了北方。”
“現如今,軍事力量最堅固的地方,便是預防番邦的北平等地。”
“可是,番邦也好,元寇也好,多年的征戰討伐,已經讓他們黔驢技窮,成了秋後的螞蚱,不足為懼。”
“如今國泰民安,倒也算得上豐衣足食。”
“開放海禁,有這個必要嗎?”
朱元璋看向朱燁,似乎在征求朱燁的答案。
“爺爺是在怕什麼?”
“怕打破了這種平衡,從新將安穩的大明陷入水火之中嗎?”
朱燁笑了笑,他不是不明白自己爺爺的心思。
可是,他知道,自己爺爺是猛虎而非綿羊。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bigeb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