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王殿下不要逃避回答……”
什麼故事不故事的,方孝孺才不願意聽。
“閉嘴,你聽本王說完。”
巨大的威壓四散開來,壓的方孝孺膝蓋差點一軟就地栽下。
還好朱燁的情緒收斂的很快,方孝孺才堪堪能站在原處。
“本王在白川城修整之時,也聽到了民間對本王所作所為有所詬病。”
“有一書生放言,本王生性喜戰,嗜血殘忍。殺了敵國降兵,,心狠手辣。”
“難道不是嗎?”方孝孺眼中不恥,卻又被朱燁一計眼神嚇的閉了嘴。
“本王原本還想聽聽百姓是不是也如同書生所言那般,認為本王是嗜殺成性之人。”
“卻不想有一婦人說……”
朱燁說道這裡,頓了頓,聲音有些低沉了起來。
“那四國聯軍糾結在一起,攻打我大明,屠殺大明百姓,燒殺掠奪,無惡不作。”
“若不是吳王殿下將他們驅逐開門關外,怕是如今我們早就已經陷入戰亂,真正的民不聊生了。”
“人家吳王率領將士殺敵抗戰,才護佑我等活命。”
“吳王殿下率軍對付四國聯軍,不殺那些將士,難不成要等著那些人殺入我大明境內,然後再來屠殺我們這些手無寸鐵的百姓不成。”
朱燁將春三娘當時在白川城為他辯解的話,原封不動的複述了出來。
“這便是那婦人的原話。”
情緒有些低落的朱燁,突然抬起頭來,灼灼的目光直逼方孝孺。
“方大人,尚且連
尋常婦道人家都明白的道理,難道方大人不明白嗎。”
“那些白旗餘孽,死有餘辜。”
“若非他們心存不軌,妄圖複國,聯合四國兵臨我大明境外,傳遞軍防給蒙古三部。”
“那些死在寧夏百姓和將士們,又怎麼會命喪刀下。”
“方孝孺,你有同情心憐憫那些導致我大明百姓家破人亡的餘孽,倒是去那些死了的百姓將士墳前,問問他們答不答應。”
朱燁一雙眸子因為情緒激動,染上了一片血色。
可他的話,也振人發聵,在奉天大殿上回蕩。
朱燁的話,讓人反思。
原本因為方孝孺的話,對朱燁心有埋怨的人,此時愧疚且自責。
他們這群人躲在皇城裡,便能夠避免戰爭煩擾。
尚且不知道那些遠在邊關的將士和百姓,又作出了怎樣的犧牲。
當時蒙古三部攻入城中殺傷搶掠的消息他們不是沒有聽說。
若非這些白旗餘孽泄露了軍中布防,那些將士和百姓又怎麼可能殞命。
是他們,天高皇帝遠……這才多長時間,便忘了那些慘死的百姓和軍將。
白旗那些人可憐嗎?
不可憐。
如果不是他們,城池不會蒙古三部踏破,那些百姓就不會慘死。
白旗那些人,不止不可憐,甚至死有餘辜。
“王守義。”
朱燁突然話鋒一轉,點名指向王守義。
“殿下……”
突然被叫到名字,王守義心裡一慌,卻也沒表露在臉上,隻低聲應道。
“皇上,當時王將軍
在場,他也知曉,百姓呼應白旗餘孽當誅。”
“若是本王在那種情形下,心慈手軟,不肯殺了那些白旗人。”
“寒的,豈不是大明百姓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