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來說,問出第一句話也就行了,第二句基本上就相當於她下意識給出的提示了。
“以我的理解,我認為,在最初的時候,朱允文就是一個心地善良單純的小孩子,一直庇護在皇爺爺、父親的羽翼之下。
突然一天,父親駕薨,他並不能立刻接受,所以才會在小玩子的麵前,一直強調‘那不是死人,那是太子殿下’。
而小玩子的到來,可以說是彌補了失去父親之後,心裡空出來的一塊情感空缺。
他將初次見麵的小玩子當做了仙女,雖然他也知道她不可能是仙女。
但他的渴望,讓他把小玩子當成了那個特殊的人。
前期的單純、無助,使得他對於小玩子感官十分特殊……
但若說他對她有多強烈的感情,那也太過牽強……
他畢竟是皇長孫,見識過大明朝最頂尖的人物,小玩子不過是其中比較特殊的一個罷了。
不過後來隨著不斷的接觸,他發現了小玩子的不同,並深深為其著迷,對其百般嗬護、百般依順……
然而,生在帝王家,那個九五至尊的寶座,對於他有著天然的吸引力。
再加上如果順利的話,他本身就是大明未來的儲君,未來的皇帝。
那個位置本就理所當然的要交給他來坐。
再加上他因為小玩子的存在,為了給她更好的生活,更加不願意放棄這個位置。
所以,當小玩子要勸他放棄皇位的時候,他並沒有聽從。
其實按照他的身份來說,一個人若是極力的想要阻止自己獲得皇位,本身就是對自己的一種離心離德。
不過小玩子是特殊的,所以他隻當是她胡鬨。
但當小玩子在最關鍵的時刻,把本該是他的皇位給了自己的四叔朱棣,他心裡是有種被背叛的感覺的。
隻是……”
一番長篇大論之下,將陳碩對於朱允文這個人物的理解,詳詳細細的說了出來。
其實來之前,他準備了三個方案,三個稿件,如果不能在第一時間就獲得幾位麵試官的認可時,就選最短的那一個。
其中內容有語出驚人之嫌,但卻能夠讓人記憶深刻。
如果能有一半人第一眼就對他認可,就用第二套,這樣能夠在儘量說乾貨的同時,展現自己的理解。
第三種就是他現在所說的,內容很長,這是在能夠驚豔所有人的時候,才能夠使用的。
並不算最好的一個,但現在卻是最合適的,徐正不來,這場麵試幾乎就是他的主場。
而自己的出場很明顯已經深入所有麵試官的心中,那麼這個時候越是表現的準備充分,就越是能夠加深幾位麵試官心中的印象。
雖然是長篇大論,但也不是什麼廢話,基本上就是像當初李德福教他分析司馬相的台詞時一般,將朱允文的每一個大的轉變都分析了一遍。
在說的時候,還時刻注意著四人的情緒,然後對內容進行刪減,儘量避免冗長的重複。
特彆是馮莉,她是這部劇的編輯。
能夠獲得她的認可,那今天就可以說是板上釘釘了。
(本章完)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bigeb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