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眼到了崇禎十五年二月初,孟仙舟終於找到合適的時機,不動聲色地將顧炎武送到了鬆山城內。
這個夜晚,無月無星,卻夜風很大。心中煩憂又無奈的洪承疇獨坐書房,夜不能寐,見此夜情景,不由想起往事。
那也是一個這樣類似的夜晚。皇太極預料明軍被圍困後應該嚴重缺糧,明軍會為了活下去而努力找機會突圍,又看那夜風很大,乃是典型的“月黑殺人夜,風高放火天”的天氣,便對部下說:“今夜敵兵必遁。”,於是命令諸將準備截路斬殺。
洪承疇看著那夜的天氣,也忍不住在這關頭,召開軍事會議,商量對策。
洪承疇對眾將道:“近來敵兵舊部和援軍交遞著互為攻守,但所幸圍城還未固,我軍既然已經出來作戰,而且也取得了幾場勝利,此時也應該是速戰才有利於我們,諸位應當各自敕厲本部力鬥,我會親自敲鼓在一旁鼓勵支持你們,解圍就在此一舉!”
但是,軍中諸將擔心口糧供應不上,也不想拚死一戰,都不願出城外與建虜再戰,商議著要回寧遠就食。
而一直主張速戰的由崇禎派來的關外監軍光祿寺卿張若麒,此時也嚇得改變了主意,對洪承疇道:“我兵近來連勝,今日再次作戰,也不是很難的事,隻是我聽說鬆山之糧不足三日,而且敵兵不但圍困住錦州,又圍困了鬆山。各帥既有回寧遠支糧再戰的意見,我覺得似乎可以答應他們的請求。”
由於他不同洪承疇很好配合,軍心更加渙散,諸將中吳三桂、王樸、白廣恩、唐通、馬科等多數人主張回寧遠,遼東副總兵江翥、姚勳、朱文德遼東巡撫邱民仰主張明日再戰,隻有遼東總兵王延臣還有曹變蛟主張那晚夜戰。
洪承疇見此說道:“往日裡諸君都矢誌報效朝廷,今日正有機會。雖然我們糧食已經儘了,還被圍困,但還是應該明確告訴官吏士卒:守亦死,不戰亦死,若戰或許可以有萬分之一的幸運活下來。我決意孤注一擲,明日望諸君悉力相助。”
……
夜,很黑,很靜,洪承疇那夜也是個呆呆地坐在書房裡,無法入睡。眼前的局麵,讓洪承疇很是無奈。
明軍處於被建虜軍圍困之中,按洪承疇自己的意見應乘建虜圍城未固,速戰解圍,隻要各部選出勇兵,奮力與建虜奮戰,或許可以成功。
洪承疇自認自己才華橫溢,從前與流賊作戰是,無往不利,那晚當即布置兵力,準備突圍。自己按兵書中所說用主帥以哀而動人的語氣來激勵士兵的方法,按說往往能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但是,朝廷腐敗,各軍矛盾,畏敵如虎,洪承疇發現自己竟然指揮不動。
洪承疇直覺這次鬆山戰役要慘敗,自己怕是凶多吉少了!
果不其然,總兵王樸膽怯,率先於那晚初更時逃跑。其他各將見王樸逃遁,也爭相逃走。黑暗裡,騎兵和步兵互相踐踏,弓甲遍野。有的明軍正在突圍,看到前方有火光,以為是建虜攔截,不敢前進,又退了回來,結果反而遇上建虜伏擊,明軍大潰。
這些人一邊戰鬥一邊試圖闖出包圍圈,各兵散亂作戰,黑夜裡這些逃跑的朝廷官兵一片潰亂,傷亡無數。
第二天,自杏山,南至塔山,赴海死者又不計其數。有數萬被丟棄的馬匹甲胄。海中浮屍飄蕩,多如鷹鶩。首先逃跑的幾支明軍幾乎全軍覆沒。
吳三桂、王樸、白廣恩、唐通、馬科等和六鎮殘兵,先後潰入杏山。杏山在錦州西南,明朝時置杏山驛,有城池。張若麒乘船從海上成功逃走了。隻剩下總兵曹變蛟、王廷臣和遼東巡撫邱民仰,沒有逃跑,他們撤入鬆山城決心同洪承疇共守鬆山。
這些逃跑的部隊的消息都是事後洪承疇派人去打聽知道的,知道這些消息後洪承疇自己更感絕望了!
要知道自己為了保存一部分朝廷軍隊實力,在此之前,洪承疇自己決定留三分之一人馬守鬆山城,其餘三分之二由吳三桂、曹變蛟、白廣恩等六位總兵率部突圍,企圖沿海岸線南逃。
但結局卻是突圍的大明軍隊遭到建虜的攔截,數以萬計的人被趕入海灘,又正遇海水漲潮,逃脫者僅二百多人。
如今糧餉斷絕,城中糧食短缺,士氣不振,洪承疇自己以及各總兵每天隻能吃碗粥,而援兵卻毫無音訊,可謂孤立無援。
而洪承疇自己和鬆山城內的將士加起來都隻有萬餘人,無論戰守都十分困難。如無奇跡,鬆山城被攻破就是遲早的事了!
正想著這事時,手下來敲書房門,洪承疇讓手下來,手下告訴洪承疇,有自稱“道天”商行的人願意給鬆山送糧食來。
洪承疇聽到這裡,雖然不認識什麼“道天”商行的人,但是人家願意來送糧食!趕緊讓手下把這人請過來。
來人正是顧炎武。顧炎武見到洪承疇後,道:“草民南直隸昆山人顧絳拜見洪大人。”
洪承疇原本見這人相貌醜怪,瞳子中白而邊黑,心中受到些驚嚇,但聽到這人說是南直隸昆山人,又是顧姓,穿衣打扮和舉止投足都像是名門公子,便知道這人出自江東望族。
隻是想到如今鬆山被建虜包圍,這人如何來的?便平靜地開口道:“你還是“道天”商行的人?此來帶著糧食?”
“草民確實是“道天”商行的人,奉“道天”商行當家的吩咐,前來為洪大人送糧食,並且派人幫助洪大人一起抗擊建虜!”顧炎武道。
洪承疇聽了,十分驚喜又有些不敢置信地問道:“多謝顧公子及“道天”商行的義舉,隻是如今鬆山城被建虜包圍的水泄不通,顧公子是如何到來的?又是怎樣帶著糧食來的?糧食現在又在何處?”
“回洪大人,我們“道天”商行創建初衷就是為了興我大明,所以廣結天下各路有才有誌之士,此次來鬆山,也多虧了一些能人找到一些偏僻無人之路,才送我至此的,隻是糧食還在路上,需要洪大人派人去接。”顧炎武道。
“在哪裡?我這就去派人接糧食。”洪承疇迫不及待地就要去接糧食。
“且慢,我們當家的要我轉告洪大人,希望洪大人派遣平日裡積極主戰的那些將士去接糧食。”顧炎武道。
“你們當家的為何提出這樣的要求?”洪承疇很是奇怪。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bigeb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