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承疇將錦州和鬆山,塔山等地方都妥善安排好人守衛後,並接到聖旨,要前往京城領賞受封,顧橫和顧炎武,施琅等人也需要前往京城領賞。於是顧橫等人跟隨洪承疇奔赴京城。
隻是在距離山海關還有二十裡左右的一個小鎮上,居然遇見一女子在路邊賣身葬父的經典電視劇場景!這女子蛾眉皓齒,杏臉桃腮,氣質溫婉嫻淑,舉止端莊。看樣子應該從前是大家閨秀。
隻是這女子跪在地上,梨花帶雨,讓人一見心生憐惜。在她麵前的地上鋪著一張大紙,紙上麵大意是:這女子姓劉,叫玉娥,家中原是遼東富戶。一家人從遼東地區逃難而來,父母不幸路上身患重病,一路求醫散儘家財。隻要有人願意幫她葬父葬母。她為奴為娼為妾都可以。
看這意思,這劉玉娥美女要把自己當做一件貨物,希望被人買走,然後好弄錢來安葬自己的父母。
無意間掀開馬車簾子看到這一幕,顧橫既同情這個劉玉娥美女,也十分疑惑,讓人將馬車停下來,來到這劉玉娥美女麵前,柔聲道:“好好的姑娘,乾嘛非要賣身才能安葬父母呢?雖說死者為大,但是你父母九泉之下畢竟還是希望你這個活著的女兒,能好好地活,自由幸福地活。”
“你若為奴為娼為妾什麼的,你這一生就真的不能獲得真正的幸福,一生不得自由,一生都會身不由己,痛苦不堪。那樣做值得嗎?”
見這劉玉娥美女一臉驚愕地看著自己,顧橫覺得,這劉玉娥美女肯定從來沒有這麼想過,隻知道要愚孝,要用自己一生命運換來父母風光大葬,便繼續道:“你其實可以隨便找個空地,雇一兩個人隨便挖個坑一埋,然後用木頭做個牌位,不就解決了嗎?頂多就是沒什麼儀式,葬禮寒酸了點而已。”
顧橫說完半晌,這劉玉娥美女才開口道:“這位小姐,你這樣的想法看似驚世駭俗,但細想也確實沒錯,並且沒錢時也不必太在乎什麼儀式,寒酸點也無所謂。隻是……”
“隻是什麼?”顧橫好奇地追問。
“隻是,這位小姐你自己可能到目前為止,生活都很順遂,沒有任何風雨,所以無法明白這根本就不是隨便挖個坑就能解決的事。要真是這麼簡單的話,我何苦跪在地上,去求這當地路過的有錢人買我呢?”劉玉娥美女苦笑道。
“我確實不知道,可以告知我詳情嗎?”
見這劉玉娥美女有些遲疑,顧橫趕緊繼續道:“你放心,你父母安葬的事情,我會出錢幫你解決,也不需要你賣身給我!”
劉玉娥聽了,詫異道:“這位小姐你真願意出錢幫我安葬父母,還不要我賣身於你?”
“當然,我騙你乾嘛?騙你又不能掙錢!”顧橫真誠地道。
劉玉娥立即磕頭如搗蒜,道:“多謝小姐,小姐如此菩薩心腸,日後必能得上天垂憐,萬事勝意的!”
顧橫趕緊扶起劉玉娥,道:“萬萬不可如此,我可受不起你這般大禮!你我今日相遇,即是有緣!還請你告知之前我提出的問題的答案。”
“就是如何安葬父母這個問題嗎?”劉玉娥問道。
見顧橫點頭,劉玉娥又繼續道:“首先,我來說一下第一個原因吧。小姐,你也知道,人死講究入土為安,父母操勞一世,總不能臨了讓他們暴屍荒野吧?”
見顧橫又一次點了點頭,劉玉娥道:“要是按照小姐你說的“隨便挖個坑兒”這種說法,這個問題好像不難,隨便喊兩個人拿把鐵鍬,找個荒山野嶺,挖出來一個能夠埋住我父母的大坑不就完了?”
“對啊,為什麼做不到呢?”顧橫更加好奇了!
“因為這其中的第一個問題就是,挖坑的地從哪兒來?”
見顧橫沒有給出答案,劉玉娥又道:“古語有雲,普天之下莫非王土,通俗地講,就是我大明每一塊地都是有主的,哪怕是荒山野嶺也不例外。”
“我和我的父母流亡至此,又因幫父母治病一路花費不少,早就沒有地產和田產了。”
“就是因為沒有地,我們家流亡至此才過得如此艱難,在這種情況下,你之前讓我隨便找個地方刨個坑?可能沒等我刨完,就有人找上門來了。”
聽了劉玉娥的話,顧橫忍不住道:“所以隻有有人將姑娘買了,比如某個財主,這樣他才會在屬於自家的地產裡挑出來一塊,讓你把父母安葬在這裡?”
“不錯,說白了,這其實就是一種交易,我用自身換取了一塊能埋葬父母的地方。”劉玉娥無奈又強裝鎮定地道。
“我明白了!隻是你之前說這是第一點,那還有第二點是什麼呢?”顧橫接過劉玉娥的話道。
“第二個問題是牽涉到一個戶籍的問題。”劉玉娥答道。
接著,劉玉娥又詳細地跟顧橫解釋了戶籍的問題。
顧橫這才明白,原來自己之前在現代,有身份證、戶口本,以及出生證明等各種證明自己身份和籍貫的證件,而且得益於科技的進步,要查一個人的這方麵信息也很方便。
但在古代,雖說沒有現代的高科技手段,但是同樣也有相對健全的戶籍管理製度。
原來早在商周時期,就已經有基本的戶籍管理辦法,叫做“登人”,意思就是統計每一家的男丁數量,目的是朝廷為了征集兵丁、組建軍隊以滿足戰爭的需要。
而到了春秋戰國時,戶籍製度進一步完善,稱之為“書社”,每二十五家為一社,當地官員每年會對所轄範圍內的“社”進行統計,內容包括人口變動,主要功能是為了賦稅服務。
隨後,戶籍管理製度越來越健全,統計內容也越來越詳細。
尤其到了明朝,太祖皇帝朱元璋為了防止滋生流民,更是進行了戶籍大改革,先是在登基之初來了一次人口大普查,之後根據普查結果頒發戶帖,戶帖中的內容,包括這個人的戶種、原籍貫、現籍貫、居住地、姓名、性彆、年齡、與戶主關係等。
其詳細程度,顧橫聽完直接感慨道:基本上與我們現代的戶口本差不多一樣了
在這種嚴格的戶籍管理製度下,幾乎所有的人都有身份可查,叫什麼,家住哪裡,什麼職業,官府一翻戶帖基本上一目了然。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bigeb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