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廷鼓勵經商,讓商人交錢,還有允許海上貿易!”顧橫答道。
“這真能做到讓國庫大量增加收入?朕常年待在皇宮裡麵,真沒想到這一點。”崇禎有些不可思議地道。
“陛下,您如果能從那些商人手中獲得稅收,那麼麵對內憂外患,朝廷國庫銀子就不會那麼吃緊。”顧橫答道。
“那具體該如何做呢?顧姑娘,之前我們也討論了,很多官紳皇族都在經商,朕想要從他們身上征稅可謂是難於上青天。”
“而且,解除海禁恐怕也沒有那麼容易,首先會遭到言官強烈反對,說違背祖製什麼的。然後,鄭氏占據東南已久,勢力已大,開通海禁他們也不會同意的,他們可能會覺得會影響他們之前在海上偷偷做的生意了。”崇禎皇帝滿臉擔憂地道。
“陛下的擔心也不無道理,不過我們可以徐徐圖之。”顧橫答道。
“徐徐圖之?如何做?”崇禎皇帝好奇地問道。
“陛下可以先讓民女的“道天”商行成為皇家商行,允許商行去海外做生意,“道天”商行將所掙得的一半交與陛下充作內帑。但是,陛下,洪武皇帝讓民女轉告您,這筆錢不可以直接拿出來給國庫或者作為九邊將士的軍餉。”
聽到這裡,崇禎皇帝很是不解,忙追問道“為何?這樣做不就是為了增加國庫收入和解決軍餉嗎?”
“陛下,洪武皇帝說要想真正解決你說的這兩個問題,最終還是要向商人征稅的,也必須改革市舶司以及鹽鐵專賣等。然而要做這一切,是勢必要見血的!見血的事情必須要由直接忠心於的陛下的直屬軍隊去做,這樣才能做成!”
“若是陛下能用忠於陛下忠於大明的人建立一支強大的直屬軍隊,但這樣的人是不可能從如今的朝廷文官中找得到的!”
崇禎皇帝聽到這裡內心一震,道“為什麼?”
“因為如今的文官整體已經是對陛下毫無忠心,他們認為自己的權勢來自科舉而非陛下。陛下若不信,可以通過一次讓百官捐款充盈國庫的事情來測試他們。”
顧橫之所以這麼說,是因為崇禎十七年時候崇禎皇帝被逼無奈,真的這麼做了,可文武貴戚們,卻用各種招數抵製。反而有一位平民願意拿畢生積蓄幾百兩銀子捐給朝廷!
崇禎皇帝聽後思考片刻後道“這件事,朕會抽空去做,看百官反應。你先繼續說朕的直屬軍隊的事。”
看來,崇禎皇帝對於籌集屬於他自己的直屬軍隊動心了,那麼顧橫拯救大明的計劃應該一步步實現的可能更大了!
於是顧橫繼續道“陛下,隻有您自己有了您忠心的軍隊後,才可以震懾桀驁的地方軍隊。陛下之前的做法隻是不斷在文官裡找出忠心的個體,去試圖控製邊軍,但實際上哪怕有孫承宗這類有威望的文人統帥,也隻能起到暫時作用。
“陛下,從這次鬆錦之戰的具體情況就可以看出,如今的關寧軍完全我行我素,甚至其中還有一些人貪生怕死,老早就開始逃跑。每年投入上千萬兩銀子的“關寧鐵騎”其實就是個笑話。”
崇禎皇帝聽到這裡,再次閉上眼睛,苦著臉道“是朕錯了!朝廷拿不出軍餉的時候,關寧鐵騎也確實不會聽朕旨意,聽朝廷安排。”
“隻是,洪武皇帝有沒有告訴你,何人負責籌建直屬軍隊的事?”崇禎又問道。
“洪武皇帝說,陛下可以信任民女,讓民女全權負責籌集直屬軍隊的事情。”顧橫答道。
“你!可你是女子啊,又出身青樓,如何能擔此大任?”崇禎聽了滿臉驚駭之色,忍不住馬上道。
顧橫早知道崇禎皇帝有此反應,便道“陛下,洪武皇帝說正因為我是青樓女子,才不會有異心,因為我的出身就已經決定我沒有生異心的能力。而且,陛下不要忘記了,民女所作所為,都是聽命於洪武皇帝的,所以民女對陛下對大明絕對忠心!”
“另外,民女的能力方麵,陛下也無需太過擔憂,因為民女的護衛隊在鬆錦之戰中的表現,相信陛下也看到了,民女組建軍隊時候遇到的問題,一方麵洪武皇帝會在夢中指導民女,另一方麵,需要陛下幫助時民女自會來找陛下,陛下實際是在配合洪武皇帝,讓大明重新強大起來!”
顧橫這麼一說,把崇禎皇帝說得一愣一愣的,良久才道“既是洪武皇帝吩咐,朕自當遵守!隻是你這身份之事該如何解決呢?”
“洪武皇帝早有預料,他說陛下比民女大八歲,可以下一道旨意,認民女為義妹,封民女為公主。這樣民女便可以皇家身份籌建陛下的直屬軍隊,天下忠於大明忠於陛下的仁人誌士一定會響應陛下號召,來軍隊應征的!”
顧橫說完,崇禎皇帝沉思片刻後便道“好,今晚待朕與你聊完朕就下旨封你為公主。”
“多謝陛下信任!民女必當全力以赴!隻是民女的“道天”商行可以赴海外經商後,民女希望陛下能讓民女在京城組建一支天子近衛軍後,另外在一些沿海地區建立一支海軍,這樣陛下可以很快在這些地方改革市舶司,這將會迅速增加財政收入。”
“這樣做真的能迅速增加財政收入?”崇禎皇帝有些半信半疑地道。
“不錯。陛下,您有所不知,在沿海地區,我有派“道天”商行的人一邊與鄭芝龍家族中人做生意,一邊打探海上情況。”
“海上的西班牙人來到了一處叫做菲律賓的地方,以菲律賓為亞洲據點,和我大明商船進行貿易,從此海上一個叫做美洲的地方的白銀絡繹不絕的來到大明海商手中,我們初步估算有數億兩白銀之多!”
“如果我大明可以向這些外來商人征稅,可以很輕易的每年增加數百萬兩白銀而不會增加朝廷負擔。另外,我估算了一下,我大明改革市舶司後,每年在這方麵收入至少有六百萬兩白銀。而這還是在可能有著傳統官僚的大量貪汙情況下。”
顧橫之所以這麼說,是因為清朝在後麵就這麼做過,確實有每年至少六百萬的收入,晚清引入外國人管理海關後,得到一千萬兩白銀一年的收入。
崇禎皇帝聽完,驚訝之情再次浮現臉上,隨即轉為氣憤,大聲道“那些群臣還跟朕說,大明的海關稅收隻有可憐的4萬兩每年,實在沒有開通海禁的必要!簡直欺朕太甚!”
“陛下莫氣,待屬於陛下的天子近衛軍建成後,再收拾那些欺君誤國之臣也不遲。”顧橫安慰道。
“顧姑娘,你不知道,原本大明的稅收全部換成白銀大約每年收3000萬兩的樣子,若是能多出六百萬白銀出來,能解決很多問題了。”崇禎皇帝歎氣道。
“陛下所言極是。遠的不說,就說那李自成,導致李自成造反當流賊就是因為朝廷為節省開支裁撤了驛站,而這麼乾隻給陛下省了30萬兩銀子,但是為了應對遼東滿洲人崛起的戰爭,朝廷增加的“三餉加派”每年用了兩千萬兩銀子。”顧橫接過崇禎皇帝的話道。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bigeb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