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喬年不害怕死,不代表他的手下將士們不怕死。那賀人龍、鄭嘉棟、牛成虎三人就很怕死,看到來敵氣勢洶洶,便爭相逃遁,一哄而散。”
“汪喬年因此被圍死在襄城,孤立無援。但汪喬年不後悔,他抱必死之心,召集散亡士卒二千,據城拒守。”
“二十餘萬闖軍圍住襄城,猛烈攻城。汪喬年親自在城上督戰,火炮擊倒了汪喬年的帥旗,部下跪求汪喬年回避。汪喬年卻用腳踹部下的頭,怒罵道:“汝畏死,我不畏死也!”,這樣的忠勇不屈的文人世間少有也!”
洪承疇說完神色悲哀,顧橫也一臉凝重地道:“所以城破了後,汪喬年被流賊李自成殘忍殺害了?”
“是的!城破後,汪喬年還在持刀進行巷戰,手刃數賊,看到闖軍不斷湧入,知道大勢已去,疾聲大呼:“臣力竭矣。不能殺賊而反為賊所賊,死固吾分也。”舉刀自刎,刀入頸脖,鮮血噴濺,卻不曾想沒有立馬斷氣,反而被闖軍俘獲。”
“被俘後汪喬年堅貞不屈,見李自成拒不下跪,破口大罵。李自成命人挖其膝蓋骨,割其舌頭。
汪喬年猶以血噴賊,罵不絕口。最後,李自成命人將之押至襄城西五牛分屍。”
“據那些我原先的手下一路扮做難民逃回來後,投奔我時告訴我打探到的消息,之所以李自成要對汪喬年五牛分屍而不是五馬分屍,是因為李自成十分惱怒汪喬年挖祖墳,說汪喬年這種人連五馬分屍都不配!”
洪承疇說完汪喬年的事,顧橫隻覺得像汪喬年這樣的堅貞不屈的硬漢被殺了實在可惜!
顧橫也遺憾自己之前不知道汪喬年這個人,不然就算自己因為要救洪承疇,不能親自去救汪喬年,也可以派“道天”商行其他人去救汪喬年,說不定也能救出來。
唉!或許這就是曆史軌跡吧!總有一些軌跡顧橫來不及去改變,不過大明僅剩的兩個能打的統帥還是要好好保住。
洪承疇暫時不需要擔心了,屬於他的曆史軌跡已被改變,但孫傳庭被派去陝西鎮壓李自成等流賊,這又是走上了曆史的軌跡啊!
顧橫正想著牛人孫傳庭作為在入獄前出戰幾乎無一敗績的人,打仗很有自己的一套的時候,洪承疇又開口了。
“公主,其實現在即將被派去陝西的孫傳庭,我倒也熟悉。他曾經也算是我的手下,和我一同剿滅流賊。”
“哦!願聞其詳。”顧橫聽到洪承疇又主動提起孫傳庭來,忙讓洪承疇繼續說。
“孫傳庭,字伯雅,號白穀,代州振武衛人。他長得儀表魁偉,身長八尺,能左右射,武藝絕倫。十三歲在童子試中奪魁,成為生員,據說此後在學校的各種考試中都是第一。”
“不過,他雖與我同歲,但我萬曆四十四年便中進士,他萬曆四十六年才鄉試中舉,翌年才通過會試和廷試,考中三甲第41名,那年總名次111名,他獲賜同進士出身。”洪承疇不無得意地道。
呃呃,看著洪承疇趁機自戀一番的樣子,顧橫不知道說啥比較好,乾脆閉口不說,靜待洪承疇繼續說孫傳庭的事。
見顧橫隻是一副認真傾聽的樣子,洪承疇不好直接讓人誇獎一番,隻得繼續道:“崇禎九年,孫傳庭赴任陝西巡撫,鎮壓農民起義。但是當時陝西局勢簡直就是一團亂麻,用孫傳庭自己的話來講就是“履極難之地,肩極重之擔,當極敝之時”。”
“為何這麼說?”顧橫有些好奇。
“因為此前十餘年間,陝西巡撫更換了七個人,沒有一個能圓滿卸任、回朝複命。為了避免重蹈覆轍,整頓陝西軍務成為孫傳庭的當務之急。”洪承疇答道。
“然而當時的秦軍有西安前、後、左、右四衛,兵額在兩萬四千名左右。但由於大量軍隊屯田被豪強地主兼並,所以實際兵額遠不及此數。”
“更糟糕的是剩下的兵卒又大多被時任陝西三邊總督的我帶走了,最後留下的就是一些不聽使喚的兵痞,孫傳庭基本無兵可用。”
見洪承疇說到這裡時沒有任何愧疚的樣子,顧橫腹誹道:洪承疇你也好意思說,把好一點的兵卒全帶走了,對自己的手下死活一點都不在乎,還是曾經和你一同並將作戰的得力助手呢!
但顧橫還不能直接這麼說洪承疇,畢竟洪承疇因為對自己有所求,所以正全心全意幫助自己了解明朝的一些能人,自己目前也不算有大實力,洪承疇這問題待以後再說吧。
於是顧橫隻是道:“洪大人,這孫傳庭大人啥都沒有的情況下,又是如何開始的呢?”
“這就是我為何要對你說起他的原因。這人確實厲害!在什麼都沒有的情況下,他靜下心來練兵清屯,整頓吏治、賑濟災民、促進商業、修築堡壘,使陝西軍務大為起色。”
“他的這番實打實的經營,讓他自己從缺兵乏餉的窘況中走出,對那些流賊的威懾力也越來越大。”
“從崇禎九年七月到崇禎十一年十月卸任前夕,三年內先在黑水峪之戰中俘獲實力最強的軍首領闖王高迎祥。”
“然後擊潰兵力最多的流賊首領拓養坤,就是外號“蠍子塊”的那人,迫使其親率大小頭目十二人投降。不久拓養坤不老實,因試圖逃跑而被孫傳庭誅殺。”
“又擊敗流賊首領張天琳,百姓稱“過天星”的那位,迫使其在寶雞投降”
“最後孫傳庭又領兵出潼關,迎戰試圖進入陝西的羅汝才等十三營,羅汝才就是恬不知恥的稱自己是“曹操”的那位。在豫西山區孫傳庭將其擊潰,擒斬千餘流賊。”
“那這孫傳庭大人確實有軍事才能,也是值得欽佩的人。”聽洪承疇介紹到這裡,顧橫忍不住讚歎道。
“而此時被我追得到處跑的李自成原本想東出與過天星等部會合,然而他們都要麼投降孫傳庭,要麼被孫傳庭殺了,於是他頓時勢孤失援,而我也趁機在潼關南原將其主力殲滅殆儘,李自成僅率十八騎突圍。”洪承疇繼續道,臉上仍有得意之色。
“由此可見,洪大人和孫傳庭大人都是大明棟梁之臣,正是因為有了您和孫大人,才使崇禎十一年時的流賊暫時歸於沉寂了。”
顧橫這次由衷地誇讚洪承疇和孫傳庭,讓洪承疇很是開心。
洪承疇又道:“然而建虜軍又來了,我和孫傳庭不得不奉命赴京勤王,給了李自成以喘息之機,但孫傳庭取得的戰果使他成為崇禎年間第一位圓滿卸任的陝西巡撫。”
“但是,在抗擊建虜過程中,孫傳庭因為本就性情剛直,不知變通,得罪了不少人,被蒙冤入獄,直到今年才獲釋,被陛下任命為陝西三邊總督。”洪承疇沉重地說道。
接下來的曆史軌跡,顧橫在現代時就知道了。在崇禎皇帝催促下孫傳庭出潼關進剿李自成,在郟縣之戰中敗退陝西。
然後崇禎十六年加督師、兵部尚書銜,孫傳庭再次出關進剿李自成,在汝州之戰中潰敗,不久後陣亡於潼關,享年五十一歲。
孫傳庭死後僅五個月,明朝就被李自成推翻,因此《明史》有“傳庭死而明亡矣”之說。
顧橫正覺得要想辦法在合適時機救下孫傳庭時候,洪承疇又開口歎道:“公主,孫傳庭此去,可能處境和我在鬆錦防線時差不多啊!”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bigeb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