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軍收的差不多了,顧橫打算招人當海軍指揮官,隻是不知該以什麼書來做海軍熟悉附近海域地形的教材。
這時洪承疇知道後建議道:“不如用《籌海圖編》還有《日本圖纂》來做訓練海軍的教材吧!”
“洪大人是說《籌海圖編》和《日本圖纂》這兩本書?”顧橫有些疑惑地問道,畢竟顧橫好像沒有聽說過這本書。
“是的,就是《籌海圖編》和《日本圖纂》這兩本書,它們都是由江蘇昆山的鄭若曾編寫的,這人字伯魯,號開陽。”洪承疇答道。
“這人為何會編寫這兩本書?”顧橫好奇地問道。
因為顧橫在現代時並沒有注意過這兩本書,甚至沒有聽說過鄭若曾這個人!
“這人出身於醫學世家,自幼就以報國利民為己任,少年時,他曾求學於王陽明、湛若水等大儒門下,務為有用之學,凡天文地輿、山經海籍、兵法軍務等書,無不周覽。”
“而當時正是嘉靖年間,當時的浙直總督胡宗憲心急如焚,徹夜難寐。”洪承疇答道。
“胡宗憲因為何事而心急如焚?”顧橫問道。
“因為當時正值倭寇南侵,海盜汪直盤踞日本平戶附近,帶引倭寇侵入浙江,燒殺劫掠,山河告急。這樣的戰局,怎能不讓胡宗憲日日愁眉緊鎖?”
聽到洪承疇這麼說,顧橫明白了,道:“是不是恰在無計可施之時,鄭若曾這個書生就來投軍報國了?”
“不錯,鄭若曾聽聞此時山河有難,便拋舍家業,投軍報國。”洪承疇答道。
“而胡宗憲久聞鄭若曾有海防之才,開口便問鄭若曾一個問題:倭賊除殺不儘,先生有何妙策?”洪承疇繼續道。
“鄭若曾是如何回答的?”顧橫更加好奇了。
“鄭若曾胸有成竹的告訴胡宗憲:倭賊猖獗,完全是因為有汪直、徐海、陳東等賊做內應。若將內賊割離,則倭賊就如同喪失眼、耳,自然容易除儘。”
“可是那三個內賊深得倭賊信任吧,割離談何容易?”顧橫想起明朝汪直的一些曆史事跡,問道。
“不錯,但鄭若曾認為賊人狡而無義,所愛好的不過是財色,所愛惜的不過是性命,以利益離間他們,那麼他們自然離心。”
“再趁其彼此猜疑之際,讓我大明軍隊分而剿之,自當儘除。”
顧橫聽洪承疇說到這裡,忍不住分析道:“如果除之不儘,倭賊逃到海上,肯定還會反撲。”
“不錯,公主所分析的,當年胡宗憲也想到了,並且因為倭賊熟知海路,而大明軍隊不熟海路。”
“胡宗憲還說用兵如下棋,海圖如棋盤。沒有海圖,如之奈何!”
“那鄭若曾又是如何回答的呢?”顧橫問。
“鄭若曾慨然應道:大人不要擔憂,我自幼負地理之才,自倭寇侵擾以來,我快速將沿海地勢一一曆訪,已輯得沿海圖十餘幅在此,可暫備一用。”
聽洪承疇介紹到這裡,顧橫忍不住讚歎道:“這人很有遠見,而且是個實乾的人才!”
“公主說得不錯,鄭若曾確實厲害,他還說過防海之製,謂之海防,則必宜防之於海。兵務之餘,他可繼續偵察海上,畫下海圖。一旦圖成,展卷在目而心劃出焉,務將倭寇除儘。”洪承疇道。
“此後,因為鄭若曾熟知防務,很快成為胡宗憲最倚重的智囊。他謀劃了一係列滅倭良策,計殺徐海,巧間汪直,誘捕麻葉、陳東、辛五郎,與戚繼光、唐順之等將領共平倭亂。”洪承疇繼續道。
“那蕩平海寇之後,這鄭若曾立下這麼多功勞,應該也當官了吧!”
“這人令人敬佩的又一個地方,便是大捷之後,他推卻了官職,仍為一介布衣。
顧橫不禁奇怪,問道:“以此人之才,難道就此隱逸山林了嗎?”
“非也!他此時心裡還有更大的抱負,他要將大明周圍的海域一一測繪地圖,編成圖籍,以供千秋萬代海防之用。”洪承疇道。
“天啊!僅憑他個人要做成此事,恐怕不是那麼容易,所費時間和精力,還有路上艱險都是巨大的!”顧橫不可思議地道。
“可他還是做到了!鄭若曾為了測繪海域地圖,攜兩個兒子在海上風吹浪打、餐風宿雨、出生入死多年,跑遍整個大明海域,勘測各種海上險要。”
“他立誌實地勘測出對大明真正有用的海防經驗,拿出一部收錄整個海域圖譜的大著作出來,永保我大明百姓,千秋萬代,海防牢固。”
“為國籌海,這是壯舉!”待洪承疇說完,顧橫道。
“這也是鄭若曾在抗倭時期就已許下的心願。麵對倭寇入侵,缺乏海域圖籍和海防資料,這是大明朝廷應對比較被動的一個重要原因。”
“鄭若曾還認為,繪製海防圖籍,要“溯委窮源,必躬履其地,非閉戶造車可求其合轍也”。為此,他多年如一日,堅持進行實地勘測,親乘小舟到海麵觀察。”洪承疇繼續介紹鄭若曾的事情。
“另外編繪《日本圖纂》時,由於不能直接進入倭人海域,他就采用間接調查的方法。”
聽到這裡,顧橫忍不住再次好奇問道:“怎麼間接調查?”
“他通過向所擒倭寇、被倭寇劫去後逃歸的人、以及負責管理貢品的官員、外交翻譯人員調查的方法獲得資料,再將調查資料互相印證,去偽存真。”
聽洪承疇講到這裡,顧橫正暗自覺得鄭若曾這人的方法真不錯,和現代的一些調查方法很相似,古人智慧不可小覷時,洪承疇又繼續說了。
“此外,他還查看了沿海各州縣的地方誌,研究曆代沿海地帶的地形、駐軍、布防、邊控、行商情況、以及氣候、潮汐、海物等情況。”
顧橫接過洪承疇的話,感慨道:“他這樣力求搜集能影響到海防的一切因素。肯定飽嘗了不少艱辛,能終於完成並刊刻了《籌海圖編》一書實屬不易!”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bigeb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