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人返鄉後,和在家賦閒的高攀龍、錢一本一起,重新修葺了荒廢已久的東林學院,開始講學。東林學院一開始就與眾不同,在講授儒家經典之餘,還在宣揚他們對當時社會的一些個人看法。
比如他們希望進行製度改良,減輕稅賦,尤其是減少向商人征稅,重視農業和工商業發展,改善民生。
同時,主張停止征收百姓早已深惡痛絕的礦稅,召回礦監,並且加強遼東防務等等。
這些觀點,得到了朝野眾多人士的擁護,尤其是江南大商人的一些大力支持。因此東林學院很快成了一個輿論中心,而那些加入討論的人,則都自認為是東林黨人。
漸漸地,在朝堂之上,東林黨人開始借助在吏部的實力,逐漸擴大自己的勢力,排擠非東林黨大臣。
這一下子,其他非東林黨見東林黨日漸勢大,趕緊紛紛抱團取暖,也試圖傾覆東林黨。
一開始,兩大派之間,互相傾軋的重要手段就是爭京察。所謂的京察,即官員的定期考核,稱職者得到晉升和獎勵,否則就會被處罰或革職。
利用這個手段,兩大派排除異己,每天乾的不亦樂乎!
之後,戰鬥升級,除了京察之外,還伴隨著“國本之爭”、“梃擊案”。
萬曆皇帝死後,泰昌帝僅在位不足一個月,又發生了“紅丸案”和“移宮案”。
東林黨人和非東林黨人之間,借用這些案子,大肆製造聲勢,黨爭上演得越來越激烈。
幸好,萬曆皇帝在位期間,長期身居內宮,對大臣之間的爭鬥,也是聽之任之。
朝中的大臣,紛紛辭職、罷官,造成了大量缺員。而萬曆皇帝是死活不肯發放新的任命狀。
這造成了一個奇怪的現象,缺員最厲害的時候,一個部門竟能缺員三分之二以上。甚至是內閣,都可以出現無人值守,或長期僅有一人的狀況。
這種現象估計算是明朝對“無為而治”的治國理念的最好詮釋了!
但也正是萬曆的“不作為”,讓黨爭變得雖然激烈,卻並不一點也不慘烈。
然而,當泰昌帝匆匆一彆之後,著名的“小木匠”皇帝天啟帝即位,黨爭便開始滑向了深淵。
小木匠皇帝非常寵信身邊的大太監魏忠賢,致使魏忠賢大權獨攬,權勢熏天。
而東林黨的敵對者,如同發現了新的可以倚靠的大樹一般,紛紛向魏忠賢靠攏,形成明末有名的另外一大派係,閹黨。
也許我們的一般印象中,閹黨的人應該都是太監。其實並非如此,凡是反對東林黨,並投靠了魏忠賢的,包括朝廷大員,都統稱為閹黨。
東林黨主張限製宦官權力,懲治閹黨的貪贓枉法,特彆是東林黨主張廢除礦稅,召回礦監,這就觸及了魏忠賢及其閹黨的利益。於是,毫不手軟的魏忠賢開始了對東林黨的殘酷清洗。
魏忠賢先是讓手下投靠他的官員搞出了一個《東林點將錄》,將包括東林黨人在內的,凡是反對他的人全部寫了進去。
當然為了說服小木匠皇帝,還專門仿照水滸一百單八將,搞成了一個通俗易懂的一百零八人的大名單。然後,指使東廠、錦衣衛,大肆抓捕、殺害東林黨人,製造了有名的“東林黨獄”。
這一下子,東林黨中,正直、有氣節、有操守的骨乾人員,基本上被魏忠賢屠戮殆儘。
東林書院也被小木匠明熹宗下令拆除,還波及了全國的其他書院。
這般騷操作弄完,朝堂之上,閹黨成了一家獨大。便有了曆史上的“東林誤國,閹黨害國”的說法,明朝的形勢也開始急轉直下。
待到崇禎皇帝登基之後,意識到了閹黨的惡行,貶斥了大量的閹黨成員,並逼死了魏忠賢。
不過,崇禎皇帝又有點矯枉過正了。之後,他為東林黨人恢複了名譽,重修了東林書院,保全了剩餘的東林黨人。
可是,崇禎皇帝慢慢發現,這東林黨中也不全都是有理想,有抱負,有能力,一心為國為民的人,也有打著為朝廷著想,為百姓著想的口號,背地裡貪贓枉法,以權謀私的勾當。
甚至有的東林黨人就是隻有嘴上功夫,鍵盤俠一個,真讓他乾點實事,不僅乾不好,還能壞事。
最重要的是,從前崇禎皇帝他哥木匠皇帝再修三大殿修生祠還有錢進來,為什麼現在工程完了生祠毀了,輪到他崇禎皇帝自己倒是沒錢了?
崇禎皇帝想了一年,終於想明白了,自己的木匠皇帝哥哥還有萬曆爺爺都是對的,他們大肆斂財並不是為了自身奢靡,而是為了國家的運轉,至於進入內承運庫,不過是對於戶部官員的不信任罷了。
崇禎皇帝在《明熹宗實錄》中,找到天啟年間朝廷多次出現官員請餉的情況,天啟皇帝也多有用私房錢發工資的記錄。
因此崇禎皇帝很憤怒,也很難相信這些朝廷大臣了,再加上還有自己曾經無比信任,委以重任的東林黨的袁崇煥,竟然忽悠他,他更加不信任東林黨了!
崇禎皇帝開始不斷懷疑,大肆殺伐,結果卻讓大明朝堂徹底失去了活力,最終導致大明朝走向了滅亡。
其實,崇禎不明白,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人是社會型的,那麼拉幫結派,形成小團體,是非常正常的現象。
各團體之間,如果既能夠互相競爭,又能夠相互促進,形成良性循環,就能讓社會和組織持續的發展。
反之,就會導致停滯不前,甚至發生嚴重的倒退。明末黨爭就造成了非常壞的結果。
明末黨爭激烈之時,東林黨和其他黨人都失去了正確方向,變成了僅為一口氣的義氣之舉。這個時候,如果有英明的大明皇帝站出來,撥亂反正,重新指明目標,進行各派平衡,也許,反而能讓朝廷更有效率地執行朝廷的政策。
但是,萬曆、泰昌、天啟和崇禎,都沒有能力做好兩派的平衡。最終,大明王朝的滅亡,東林黨也隻能成為背鍋俠之一了。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bigeb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