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到這裡,顧橫直接問道:“所以,李自成不可能善待先帝龍體,先帝某種程度上來說,算是咎由自取,是嗎?”
“不錯!不過今日我們談論這些事,不是帶著偏見來說他們的是非,而是我希望公主能從他們做的不好的地方吸取教訓,以後,公主走上的這條路,必定異常艱難,稍有不注意,就可能有滅頂之災!”
“而我,希望公主能做“成王敗寇”中最後的王!”洪承疇一臉真誠的道。
“多謝洪大人!我會好好學的!從今日起,我喚您先生吧!”見洪承疇有意培養自己成為優秀的領導者,顧橫趕緊一邊起身跪向洪承疇,手執拜師禮,一邊說道。
洪承疇被顧橫突然而來的舉動嚇了一跳,趕緊扶起顧橫,道:“公主金枝玉葉,又是我的救命恩人,怎可拜我為師?”
扣扣五六37四三陸七伍
“怎麼不可以?先生,你既願授我這些,便當得起我的先生,先生莫不是覺得沒有選良辰吉日正式拜師?放心,等你說完正事,我便派人擇良辰吉日,我正式拜師如何?”顧橫建議道。
顧橫之所以這麼說,是因為顧橫知道,洪承疇是個人才,而且很喜歡被人看重價值,喜歡被人捧,讓洪承疇開心或者感動,他一定會更加不遺餘力地教顧橫如何在這混亂的形勢下,正確的走好每一步,壯大實力!
果然洪承疇很受用,勉強壓住內心的愉悅,一臉謙虛地道:“公主,能得公主看重,得公主一聲“先生”,是臣之榮幸。”
“隻是,目前還是不急於弄什麼特殊的拜師禮,待天下徹底安定,公主還能念著臣,臣便是萬死也無憾了!”
“先生放心,我一定會一直感念先生教誨的!”顧橫再次表態。
洪承疇對顧橫的表現很是滿意,繼續開口說回正事。
“我們再來看一下我們的先帝,在李自成風塵仆仆地往北京趕來,一路上很少遇到激烈抵抗,大多數守軍都投降了的情況下,北京城已經幾乎沒什麼抵抗力了,許多大臣就在這時勸先帝去南方暫避危險,所謂留得青山在不怕沒柴燒嘛。”
“但先帝不同意,因為這事在我大明曆史上沒有過,如果連京城北京都丟掉了,還怎麼下去見祖先啊。”
“再者說了,當初永樂帝遷都北京,為的就是“君王死社稷,天子守國門”,先帝自尊心極強,他是寧願去死,也是不會選擇離開北京的,更不會選擇投降。”
“所以,麵對群臣的勸諫,先帝表現得十分果決,結果招致了很多大臣的怨恨,後來李自成入北京之後,他們就選擇了投降,這當然是後話了。”
塔讀app,完全開源免費的網文網。&站
洪承疇說到這裡,又停了下來,看向顧橫。
顧橫知道,這是暗示自己先說說自己的看法。
因此顧橫道:“先帝此舉,看上去為自己掙取身後名了,但實際上對於大明王朝的延續與興盛沒有半分益處!”
“他不了解,作為君王,要能提供天下萬民想要的利益,就算不能提供天下萬民的利益,至少身邊的文武百官的利益,要充分考慮到,這樣才有人安心並且忠心為君王做事!”
“而且先帝有骨氣,不代表他就能守住北京,果然後麵李自成起義軍已經打到北京城下了,僅僅花了一天時間,起義軍就進入北京城了。”
“之所以會這樣,一是因為北京防守薄弱,二是因為有人主動投降,打開城門放起義軍入城。”
“這裡再次可以看出,先帝活著時並沒有那麼得民心,實際上並沒有身邊人安心地忠心地為先帝做事,更彆說把事情做好了!”
聽顧橫說到這裡,洪承疇的眼裡流露的是讚賞,同時還有慶幸,慶幸顧橫果然在朝堂之事上有慧根,自己沒有選錯人!
洪承疇又繼續開口道:“先帝見北京淪陷隻是時間問題了,便開始安排後事,為了避免宮中女眷落入李自成之手,從而受到羞辱,先帝要麼讓她們自殺,要麼親手將她們殺死。”完整內容
“對於自己幾個年幼的皇子,先帝對他們懷有一絲希望,也不忍心殺他們,便派人將他們送出宮交給臣子撫養。”
塔讀——免費無廣告無彈窗,還能跟書友們一起互動。
“在做完這些事之後,先帝身邊就沒什麼人,隻剩下忠心耿耿的太監王承恩了。最後,先帝帶著王承恩及幾十名太監騎著馬準備出東華門,但被起義軍亂箭射回,他便返回宮中,親自在前殿鳴鐘召集百官,但等了半天都沒有一個人來,他感到非常生氣,便對王承恩說,大明朝二百多年基業之所以亡在他手上,都是因為奸臣們誤他!”
“先帝的原話是“諸臣誤朕也,國君死社稷,二百七十七年之天下,一旦棄之,皆為奸臣所誤,以至於此”。公主,你覺得作為君王,先帝真的沒有半分自己的責任嗎?”洪承疇有些悲涼地冷笑道。
無儘的昏迷過後,時宇猛地從床上起身。想要看最新章節內容,請下載星星app,無廣告免費最新章節內容。網站已經不更新最新章節內容,已經星星app更新最新章節內容。
他大口的呼吸起新鮮的空氣,胸口一顫一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