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歸莊的叔叔繼登,原本在史書記載中會在長興遇害。但目前因為顧橫,而在湖廣的一個地方任知府。
顧橫改變了歸莊聞耗,不辭險阻,赴湯蹈火,往收兩人遺骨而歸的結局。
顧橫原以為,接下來的結局也將改變。
因為若無顧橫出現,待清兵又攻江南,昆山知縣出走,縣丞閻茂才代知縣,會下剃發令,士民大嘩。
而歸莊會在此刻鼓動群眾殺閻茂才,閉城拒守,到後麵城破,死者四萬餘人,歸莊的嫂子陸氏、張氏都殉節而死,歸莊的父親也在不久後離世。
歸莊還會被指名搜捕,亡命他鄉,沒多久,歸莊又潛返鄉裡,削發為僧,稱普明頭陀。
後來顧絳改名“炎武”,歸莊則改名“祚明”,以示誌向。
而到順治九年,應萬年少之聘,歸莊到淮陰任教,暗中與顧炎武聯係謀抗清。
第二年歸莊“泣血負土”,歸葬三世七人於新地,另有仲兄爾德隨史可法戰死揚州,屍骨無存,為其立衣冠塚。
歸莊後來築茅廬於墓側居處,自題一聯於堂上:“兩口居安樂之窩,妻太聰明夫太怪;四鄰接幽冥之宅,人何寥落鬼何多。”
歸莊家茅廬柴門破爛不能掩閉,椅子缺腿少麵以繩緯索,卻又自撰歸莊居室聯,雲:入其室,空空如也;問其人,囂囂然曰。
歸莊在亂世中的唯一慰藉是有一位知心的妻子,感情甚篤。他曾把內室署名為“推仔樓”,人不解其意,問之,答雲:“才子佳人合抱也”。
後來顧橫細想,這應該是按“推仔”二字拆開,是“才子佳人”四字。
歸莊為了表示和新朝劃清界限,甚至將自已的居所命名為“己齋”,以示抗拒。
“己齋”乃是“己之齋也”,亦即是“我之所居”的意思。
歸莊指這樣命名自己的居所,是“不得已而寓其意”,與何晏於魏宮之中,畫地自處,命名為“何氏之廬”,以區彆於外麵非何氏之土的用意一樣。
萬年少死後,歸莊回昆山隱居,賣書畫為生,拒不仕清,野服終身。
後來歸莊又遭母喪,繼而長子外出謀生,不知所終。
“其秋傳凶問,不詳地與日”,他於是愈加癲狂,每日“縱酒狂歌,長篇短詠,揮灑淋漓”,往來湖山,談忠義者以莊為歸。
晚年的歸莊寄食僧舍,非素交雖厚不納。
好友顧炎武此時遠遊北方、為重振大明而四處奔走。
歸莊每念及故友,不勝唏噓,寫信言道:“昔柳子厚之竄於南方,懷其祖先不若馬醫畦之鬼,無享歲時之祭,君獨無邱墓之思乎?”
然參商兩地,歸莊和顧炎武兩人終未再見一麵。
歸莊晚年致力於彙刻曾祖《歸有光全集》,康熙十二年還沒有完成此書就去世了,卒年六十一。
歸莊在逝世那年的元旦,作了一首詩,詩說:常年元日五更興,多病衰翁茲未能。名姓不勞通邑裡,豆觴並免召親朋。山頭爆竹豪家事,天上風雲稔歲徵。甲子重逢懷感歎,平生壯誌竟何憑?
用“甲子”紀年,不用清朝的年號,亦了卻了歸莊作為明遺民的心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