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明遇端坐明倫堂的正中間,非常嚴肅地向在座所有人開口道:“我們目前有三個非常重要的問題急需解決。”
眾人忙正襟危坐,一幅洗耳恭聽的樣子。
陳明遇於是聲音洪亮地開口道:“一是江陰現有的軍事力量。”
“崇禎八年,我大明在江陰黃山的大、小石灣修築炮堤,配置紅夷小口徑炮百餘門,並置遊巡營。”
“而在崇禎十七年初,又置江陰黃田港參將營,設參將1人,守備1人,哨官11人,屯駐水陸兵千餘人。”
“除參將張宿棄職離開江陰外,守備陳瑞之、11名哨官都在,指揮係統比較健全。”
“此外,全縣3坊17鄉,每個坊鄉都有團練,按每個坊鄉200名民兵估算,全縣有四千個民兵,再加上千餘名專業軍人,也僅有五千餘人。”
“這些兵力是遠遠不夠的,必須儘快招兵買馬,招收鄉勇。”陳明遇強調說。
在場所有人都不開口,似乎都在等陳明遇說下文。
陳明遇便繼續開口道:“二是江陰現有的儲存戰備物資。”
“江陰目前有前兵備道徐世蔭、曾化龍、張調鼎製造或窖藏的武器,再加上南明福建勤王水軍敗退時丟下的器械,共有火藥300甕、鐵子和鋁丸千餘石、鳥銃千餘杆。”
“這些武器彈藥是用不了多久的,必須從現在起,加快製造和購買武器彈藥,才能保證揭竿抗清鬥爭取得勝利。”陳明遇特意又提高了音量,警告在場所有人。
眾人還是沒有一個主動回應陳明遇的,陳明遇的臉色有些不好看了,直接目光沉沉地看向最開始找自己的許用。
許用忙開口道:“那陳大人,第三個問題是什麼?”
“三是緊急籌措軍餉。我已通過查賬,發現江陰城財政已嚴重赤字。”陳明遇憂心忡忡地說道。
“沒有軍餉,怎麼能招兵買馬?怎麼能購買武器彈藥?怎麼能夠買軍糧及有關軍備物資?”
陳明遇一連串的發問,在此刻的大廳裡,就好像石沉大海,沒有得到一丁點回複。
陳明遇不甘心。最後說道:“今天會議要解決最迫切最緊要的問題,就是軍餉問題。如何解決?捐餉。”
“在這非常時期,今天的與會者,必須帶頭,作出示範。誰第一個捐餉?”
陳明遇這番話說完很久,大廳裡仍鴉雀無聲,靜到連一根針掉在地上,都能聽到聲響。
見大廳裡沒人響應,陳明遇就開始站起來脫稿演講,一番慷慨陳詞,卻發現那些大道理在這些讀書人麵前收效甚微,還是沒有一個士紳、沒有一個商人站出來說“我捐”。
就連之前最積極的秀才許用,也舍不得捐餉。他信誓旦旦,死都不懼,為什麼不帶頭捐餉呢?
陳明遇不明白,這許用家境也不錯呀,為何在此大義麵前,卻一毛不拔?
……
在陳明遇籌款遭遇尷尬,滿腹疑惑不知下一步該如何做時,顧橫和龔鼎孳,還有孟仙舟三人正在江陰城南門附近,顧橫麵對著城牆愁眉不展。
顧橫從孟仙舟那裡得到的情報,江陰城的防禦有一整套體係,這一體係除了厚實的城牆外,還有外圍城牆根的羊馬牆、護城河、甕城和城牆上的暗門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