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話剛說完,範文程終於開口了,雖然聲音很是虛弱,但卻字字句句能讓多爾袞聽清楚。
“多謝攝政王的好意,奴才前天才看過一個醫術高明的大夫,喝了他的藥,有在好轉,所以還是先不要再看大夫了。”
“若過段時間還是不好,再勞煩攝政王請的大夫也不遲。”
多爾袞聽到這話,也不再強求,因為他知道範文程不過是在裝病,避開他和順治之間的鬥爭!
但他今天來,並不是來逼迫範文程站隊的,他是為了大清的未來而來!
因此,多爾袞又開口道:“範先生,昔日您在四哥身邊時,總能在關鍵時刻為四哥獻出奇謀,最後讓我們以最小的損失獲得最大的勝利。本王很是敬佩,今日……”
多爾袞說到這裡,突然停了下來,看向屏風內的範文程。
聽到這話的範文程,無意間與多爾袞隔著屏風四目相對。
範文程即便隔著屏風,也能感受到那雙如野火般明亮,寒潭般深邃,秋水般澄澈,鷹隼般銳利的眼睛對自己的壓迫!
範文程慌忙避開多爾袞的視線,讓自己冷靜下來,好好想想!
範文程想起自己這一生,之所以能從一個落魄秀才、八旗奴隸,一躍成為重要大臣,關鍵在於死去的皇太極對他的賞識和信任。
都說一朝天子一朝臣,皇太極死後,他範文程也迎來了他人生中最黑暗的日子。
皇太極生前沒有立太子,死時也沒有指定繼承人。
由誰來繼承,大家都盯著皇帝寶座。
經過一番妥協,六歲的福臨被扶上位。但是,阿達禮和碩托仍舊上跳下竄,四處串聯。他們的行為激怒了代善等人,最後,這兩個人被以叛逆罪處死。
碩托是正紅旗旗主,而範文程正好隸屬於正紅旗。
靠山死了,旗主也被殺了,範文程作為地位顯赫的文官大臣,岌岌可危。
幸而多爾袞比較看重他,認為他是可用之才,這才沒有殺他,把範文程從正紅旗劃撥到鑲黃旗。範文程對此心懷感激。
然而,福不雙降、禍不單行,一波未平,一波又起。
鑲黃旗的旗主是多爾袞的親弟弟豫郡王多鐸。多鐸不學無術,心情暴烈。他對皇太極非常不滿,因為皇太極繼位時,曾下令讓他娘親阿巴亥陪葬。
多鐸見皇太極的親信把被排到自己的旗裡,尋思得給範文程找點罪受,惡心一下。
多鐸打聽到,範文程的老婆非常漂亮,於是便派人把她搶到自己的府裡。
對於多鐸這種惡霸行為,範文程敢怒不敢言,畢竟他是旗主王爺,是範文程的主子。
消息傳開後,多鐸的做法引起多種王爺的反感,紛紛指責多鐸,不該這麼放肆。
多爾袞對弟弟的做法也很氣憤。
於是,命令多鐸送還範文程老婆,並下令對他進行處罰。王爺們議論一番後,決定罰多鐸一乾兩銀子,並剝奪鑲黃旗十五個牛錄。
範文程老婆被多鐸軟禁了三個月,雖然遭受委屈,但還好化險為夷,安全回家了。
這件事對他範文程打擊很大。他當到那麼大的官,可是在滿族親貴眼中,他依舊是一個奴才,沒有絲毫尊嚴和地位。
但是,他範文程並沒有因此反感或不滿。相反,在清軍入關的緊急關頭,他依舊建言獻策,為大清入關出謀劃策。
隻是因為,一來他答應了皇太極,那個於他有伯樂之恩,有雄才大略的明主,要讓滿清入主中原,坐穩天下!
二來,他要證明自己,他的才華足以幫助滿清入主中原,他有輔佐君王統一天下之才,他將彪炳史冊!
而在這時,多爾袞又開始說道:“範先生,順治元年四月,要不是您綜合明朝局勢,認為明王朝在多地農民起義軍的打擊之下,已經處於搖搖欲墜的邊緣,及時上書給本王,儘快出兵進攻明朝,奪取北京。本王當時還不一定會來這京城呢!”
“本王還記得您在奏折裡說,當下局勢正好比是秦朝末年,“秦失其鹿,楚、漢逐之”。”
“現在明朝已經名存實亡,我們大清現在進兵,表麵上是與朱明爭天下,實則是與流寇相角逐。”
“如今正是“成大業以垂休萬世”的良好時機,若失此機,悔之晚矣。”
“本王采納了您的意見,五天之後,率大軍朝大明進軍,結果很好!”
“您熟悉曆史,對曆代王朝定鼎建國之事了然於胸。也很有先見之明,認為我們清軍此去,乃是爭奪天下統治權,而不是去掠奪財物。”.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bigeb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