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明多爾袞又遇到了大難題,大挫折,或者說大清遇到了真正的難題,那自己就還是先顧大局吧!
範文程的態度取悅了多爾袞,多爾袞很快跟他講述了尼堪欲從川北撕入四川,結果在川北與李定國交戰中,一時不察被全軍覆沒的事!
而多鐸在江南戰事不利,因為小小的江陰城,已經有十五萬清軍去圍困,但這十五萬清軍不但沒成功攻城掠地,反而損失嚴重。
後來聽說大興公主在江陰城裡,多爾袞命多鐸親率二十萬大軍前去增援,不曾想還沒到江陰城,就被新軍和白杆軍弄的隻剩多鐸本人和十幾個親兵逃了出來。
而且多鐸還被炸毀了一條胳膊!
在聽到多鐸的慘況時,範文程內心是有一絲竊喜的,但隨即他意識到,這一次,大清真的很麻煩了!
所以,當多爾袞說完所有情況後,範文程神情嚴肅地道:“攝政王,我們現在,唯一能翻本的機會在江陰城!”
沒想到多爾袞卻歎了一口氣,道:“我何嘗不知道是在江陰城,可是江陰城外,想必已被新軍做好布置,去圍困江陰城,更像親自進入陷阱之中!”
“這個陷阱值得一進,因為裡麵有大興公主這個女人!這個女人不死,攝政王,我們大清將永遠難以一統天下,穩定民心!”範文程一針見血地指出問題。
“範先生,我知道那個大興公主該死,但我們滿清如今剩下的能打的戰將不多了,派誰去,能保證一定能攻破江陰城,殺死大興公主?”多爾袞繼續求教。
範文程沉思片刻,反問道:“攝政王希望誰去?”
“範先生,不是本王希望誰去,而是真的沒有合適的人選了。那該死的大興公主,她的手下先是把四哥心愛的長子豪格給殺了,間接導致四哥英年早逝。”
“接著她手下又把本王的大哥阿濟格,大清第一猛將給殺了,鼇拜那個家夥也還不錯,本來有潛力成為猛將,結果也在四川被她手下殺了!”
“然後又是現在的尼堪被殺,還有本王的愛弟多鐸,被炸毀了一隻手,影響他後半輩子上戰場!”
多爾袞越說越悲憤,最後直接氣憤地喊道:“本王與大興公主不共戴天!誓要將她碎屍萬段!”
範文程沒有被多爾袞的情緒感染,平靜地開口道:“其實,攝政王您自己知道,大清還有三位戰將可以選。”
“第一個就是攝政王您自己,您足智多謀,且目光長遠,是我們大清問鼎中原的關鍵人物!”
聽到範文程這麼說,多爾袞麵色有些訕訕,此刻離京,自己好不容易培養的勢力豈不是要被順治趁機瓦解?
因此多爾袞開口道:“本王倒是想去,但陛下年幼,國事又繁多,各地反叛之心不死,若無本王坐鎮京中,從中調度,恐生變故。”
範文程知道多爾袞不會輕易放權,自是不會去江陰城,便又建議道:“攝政王思慮周全,是奴才疏忽了。第二位是禮親王代善,他手握正紅旗和鑲紅旗,是我大清最強實力派。”
“並且,代善為人忍辱負重,處處以我大清的萬世基業著想,我大清兩次皇位更替,禮親王代善起到關鍵作用!”
見多爾袞沉默不語,範文程又開口道:“鑲藍旗旗主,鄭親王濟爾哈朗,有主帥之能,他多次領兵出征,處事靈活。”
聽了範文程的這番話,多爾袞沉思了許久,他與代善關係匪淺,年幼時便由代善撫養,代善待他不薄。
而且代善一子一孫因為支持多爾袞登基稱帝的消息提前被政敵知曉,為了滿清八旗內部團結,多爾袞不得已處死了代善的一子一孫,多爾袞有愧於代善!
江陰城一戰,勝負與生死都難料,但卻直接關係滿清日後的命運,多爾袞不想讓代善背負如此重擔,承擔難以預料的風險!
而鄭親王濟爾哈朗對自己態度模棱兩可,不知心中究竟是何想法,但肯定不是完全忠心於自己的人!
想到這裡,多爾袞開口道:“本王覺得,禮親王代善雖征戰經驗豐富,但年事已高,身體不比從前,不再適宜擔任主帥。”
“而鄭親王濟爾哈朗正值壯年,確實適合擔任主帥一職,不過多鐸想親自手刃仇人,又對江陰城附近比較熟悉了,就讓多鐸到時候隨鄭親王一起去,如何?”
範文程知道,多爾袞這是要用鄭親王濟爾哈朗,但又不信任他,所以才讓多鐸追隨,所以範文程並沒有反對,而且表示多爾袞很英明!
多爾袞很受用,又問道:“範先生,那此次與大興公主的新軍決戰,我們大清勝算有幾成?”.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bigeb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