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橫無視在場眾人的目光,又繼續道:“本宮被追殺,直至墜崖,雖大難不死,被人救起,卻一直失憶,以為自己是普通老百姓,跟著彆人來了江陰城生活。”
“然後,是洪承疇、龔鼎孳等人一邊對外封鎖消息,抵抗建虜攻擊,一邊一直未曾放棄尋找本宮,最後才讓龔鼎孳等人在江陰城找到本宮。”
“他們幫助本宮恢複記憶後,建虜又因江陰城那些義民不願剃發,忠於大明而圍攻江陰城,本宮便將計就計,以身為餌,在江陰城外,讓新軍與建虜決一死戰!”
“如此,才有在座今日看到的南方建虜全被驅逐回北方的局麵。”
此時,龔鼎孳也不再花癡樣的偷看顧橫,而是恰到好處地作證道:“公主所言,句句屬實。她為重振大明,不顧自身安危,非要留在江陰城,與江陰城共存亡。”
“實際上,江陰城守衛戰很是艱險,新軍一開始被其他建虜大軍拖著,根本沒有機會來到江陰城外,是公主與我一道,想儘一切辦法守住江陰城,等來新軍。”
餘懷此時也鄭重開口道:“江陰守衛戰,確實艱險萬分,過程中龔大人還為救公主挨了建虜的毒箭,差點就沒有命了!”
“於某過幾日便要在“興天下”報上刊登公主遭遇暗算的具體過程,諸位到時候可以好好了解!”
“而江陰守衛戰的具體過程,其實早已登在“興天下”報上,諸位如果關心天下大事,應該都已經看過,明白公主和龔大人的不易。”
錢謙益秒懂,立馬再次在顧橫麵前刷起了好感。
錢謙益朗聲道:“公主,小民有認真閱讀“興天下”報的每一篇文章,所以很明白公主一心為大明,一心為天下百姓做實事,甚至悍不畏死!”
“小民十分敬佩公主為人,公主是真正的天選之女,是必將一統天下,重振大明的人!”
“一些不理解您,甚至埋怨您的人,是因為他們本身見識膚淺,心胸狹窄,公主不必在意!”
“再次懇請公主上順天意,下順民心,早登至尊之位,名正言順地率領我等驅逐建虜,重振大明!”
錢謙益一邊說著,一邊又向顧橫行隆重的跪禮,又引得一眾文人跟著下跪高呼顧橫早日登基!
顧橫覺得,錢謙益看來是打算堅定不移地投靠自己了!
顧橫趕緊又是一邊十分客氣地親自扶起錢謙益,一邊說著讓眾人起身,感謝大家理解和支持的話。
顧橫心裡想著,自己臨時將自己被暗算失憶的事情半真半假地透漏給這些文人,讓他們對自己忠於大明這一點深信不疑,更得天下民心了!
這波不虧,龔鼎孳和餘懷的配合很好,錢謙益簡直就是意外的大助攻,登基稱帝,穩定不同階層的民心這塊,這回應該徹底穩了!??
??而吳偉業此時一臉不可思議地看著錢謙益,因為他想不到錢謙益為了討好顧橫,都不惜與私交甚好的吳偉業徹底劃開界限,還說吳偉業見識膚淺,心胸狹窄!
??但吳偉業此時騎虎難下,畢竟不畏強權,與公主對著乾的人設已經立了,又下跪承認自己膚淺,實在太丟臉了!
??於是吳偉業強裝鎮定,自認為儒雅地開口道:“敢問公主,那吳三桂投降建虜,難道真的跟陳圓圓一點關係都沒有?”
??看著固執得還像一塊石頭的吳偉業,顧橫有些好笑,她淡淡道:“吳公子,吳三桂被先帝安排的是關外地區,這個地區是防禦中原地區對於北方勢力防禦的天然邊防。”
“大明在麵臨三方勢力的競爭狀況下,這一地區也成為各方勢力爭奪的焦點。”
“建虜的軍隊要想向中原地區進軍,拓展自己的統治領域,就必須首先占據這一地區。”
“同樣李自成在占據京城之後,自然也想要穩定自己的政權,保證自己占領地區的安定,所以李自成自然也對於關外地區這一天然邊防十分重視。”
“此時的吳三桂處於一種孤立無援並且腹背受敵的狀況,雖然南方地區還有我們新軍和其他勢力。”
“但是由於南方勢力距離吳三桂很遠,進行聯係十分困難,僅憑吳三桂自己的軍事實力是很難抵抗這兩方的勢力。”
“此時吳三桂在錢糧和軍事方麵都陷入了困境,自然是無力與這兩方勢力進行抵抗,所以投降自然也就成為了最好的選擇。”
“但是在同時麵臨兩方麵的勢力之下,選擇向哪一方麵勢力投降成為吳三桂急需要思考的事情。”
“在最開始麵對建虜勢力和李自成的勢力時,吳三桂應該更傾向於投降李自成的勢力。”
聽顧橫說到這裡,吳偉業忍不住問道:“何以見得?公主當時又不在北方親眼見證,如何得知?”.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bigeb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