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與這些士子一番交流後,顧橫才發現竟然有兩個曆史上很有名的人!
一個是明未清初的思想家黃宗羲,這人也很博學,不僅文學曆史,哲學、教育、賦稅等方麵很有研究,而且天文曆算、數學地理等方麵也多有成就。
顧橫望著已經步入中年的黃宗羲,他的相貌相比年輕時多了幾分成熟與穩重。他的眉毛依舊濃密,雙眼中閃爍著智慧之光。
而且他的鼻子挺拔,給人一種堅定的感覺。他的嘴角略帶笑意,顯示出他豁達的心態。他的顴骨依然略微凸起,使他的容貌更顯成熟。他的頭發梳理得整整齊齊,胡須也修剪得恰到好處,展現出他嚴謹的作風。
在衣著方麵,黃宗羲偏好樸素的服飾。他身著一件淡雅的藍色長袍,衣襟與袖口用細致的絲線繡著繁複的紋樣。他的衣服裁剪合體,彰顯出他的品味與氣質。
顧橫與黃宗羲交談中,發現黃宗羲果然與曆史中一般,不僅通地理,懂治水,也認為工商很重要,還主張“廢金銀”而“通錢鈔”的幣製改革,“均田”、“齊稅”而又不排斥富民占田的“井田製”構想。
這些與顧橫登基後想做的事情不謀而合,顧橫心中對於工部尚書一職有了明確的想法。
而黃宗羲身邊,一個高大年輕的書生,也讓顧橫欣喜不已!
這人是正值22歲的朱之錫,他此時還充滿了青年人的朝氣與活力。
他身材高大,體格健壯,而且他的頭發用發帶紮起,展現出年輕人的活力與灑脫。眉毛細長,雙眼明亮,閃爍著純真的光芒。
朱之錫的鼻子端正,嘴唇豐潤,而臉型較為圓潤,展現出他的和藹與平易近人。
在衣著方麵,朱之錫似乎傾向於選擇輕便、亮麗的服飾。他穿戴一件天藍色的勁裝,衣服上繡著簡單的紋飾。
總之,在這個年齡的朱之錫,展現出年輕一代書生的活力與朝氣。
與朱之錫一番談話後,發現朱之錫雖然年輕有活力,卻也穩重,對於治水方麵的知識,知道的很多,且紮實。而且關於治水的一些想法,很有可行性,不愧是曆史上清初治水著名的大臣!
其餘八人也表現不錯,都是乾實事的,顧橫很滿意!
顧橫在接見了這十位優秀考生後,她看著這些滿懷抱負的年輕人,心中不禁感到欣慰。她鼓勵他們繼續努力,為新大明的水利建設和以後利國利民的其他建設貢獻自己的力量。
隨後,顧橫波下令任命黃宗羲為工部尚書,朱之錫為工部左侍郎,其餘八人也皆在工部擔任官職。
顧橫想著,以後需要治水時,這些考生都可為治水官員,派往各地治理水患。再告訴他們,治水是一件艱巨的任務,需要他們的耐心和智慧。
同時,顧橫再要求各級官員積極配合治水工作,確保工程順利進行。那麼新大明治水工作一定會取得顯著成效。
而水患能得到有效控製,農業生產就會逐漸恢複,百姓的生活就會得以改善。
這個過程,也會使得顧橫波在百姓心中的地位更加穩固,會為新大明王朝的繁榮昌盛奠定堅實的基礎。
顧橫想到這裡,很是開心,又邀請這10位考生一起共用晚膳,再賞賜這10人,讓這10位考生都感恩戴德,直呼遇到乾古明主了!
因為這10人,基本屬於經世之學都學的不錯,但考科舉的文章卻經常不能出彩,所以,在之前的大明,很少有考到舉人去做官的!
如今,能因為自己所學經世之學而做官,還是朝廷大員,自是喜不自勝!
送那些考生離開後,已是明月高懸!
秋日皎潔的月光灑滿了深深庭院。在這微涼的秋夜,庭院裡的花草似乎也染上了一層朦朧的銀紗,顯得格外幽靜。
顧橫波獨自站在庭院之中,仰望著明月,陷入沉思。
晚膳之前,顧橫已換過常服,是一件月白色的紗裙,此刻在微風中輕輕飄蕩,宛如月宮仙子一般。
就在這時,孟仙舟默默地走到了她的身邊。他關切地看著顧橫波,小心翼翼地將自己的披風脫下,輕輕地披在她的肩上。
孟仙舟的動作輕柔而溫暖,仿佛害怕打擾到顧橫波的思緒。他的眼中滿是深情,默默地注視著顧橫波,仿佛試圖透過她的眼神,窺見她內心的波瀾。
披上披風的顧橫波,感受到了孟仙舟的關心,心頭湧起一股暖意。她轉過頭,對著孟仙舟微微一笑,感謝他的關愛。
兩人在這迷人的月色下,相互凝望,彼此的情誼似乎更加深厚。
隻是,在這個溫馨的時刻,顧橫突然又覺得有些怪怪的,她狀似無意地避開了孟仙舟的目光,輕啟朱唇道:“仙舟,夜深了,本宮先回房,你讓人端來洗漱用的盆,本宮今晚要早點休息。”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bigeb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