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準確地說,這一場戰鬥,都算不得蠻妖之戰。
因為這場戰爭的主要戰鬥的種族,是蠻族和人族。
妖族陣營摻雜其中,
純粹是趁火打劫,借此機會削弱蠻族這個強勁對手。
畢竟,兩族交戰數場,恩怨積攢了漫長的歲月。
妖族儼然很不希望蠻族崛起。
再加之,這個年代的人族,皆都受妖族賜福才得以修煉。
人族的天命,無疑算是掌握在妖族手中的。
因此,妖族並不是很忌憚人族的崛起。
這樣的局麵之下,妖族會幫誰,傻子都能明白的。
而這場戰爭的結局,自然也是一眼明了。
蠻族不可能壓製得住海族、妖族和人族的三族聯手。
最終,無疑戰敗了下來。
妖族原本想要乘勝追擊,將蠻族徹底擊潰的。
但,人族卻是選擇了跟蠻族和談。
第一代人皇儼然也是聰明之輩,知曉蠻族一旦徹底潰敗,人族的地位,將會直線下降。
如今三足鼎立,人族雖然會處在蠻妖兩族的夾縫之中。
卻也可以左右逢源,繁衍生息。
蠻妖兩族在沒有絕對的實力,可以徹底鏟除掉對方之前,兩族都不會輕易對人族出手。
再加之,蠻族意識到了人族的崛起,已經是必然的趨勢。
且人族跟妖族關係莫逆。
蠻族也是開始拉攏人族,私底下希望跟人族勾連,反製妖族。
這樣的局勢之下,人族無疑更適合繁衍生息。
目睹這一幕,秦陽瞬間明白,也理解了第一代人皇的睿智。
但,這樣的好景並沒有持續多久。
第一代人皇,突然隕落。
其在曆史影像之中留下的清晰印記,迅速淡化,直至消失。
秦陽知曉,這段曆史,儼然已經來到了第一代人皇察覺到妖族算計的階段。
第一代人皇警覺以後,被妖族知曉。
為了穩定大局,妖神們鎮壓了第一代人皇,致使第一代人皇墮落。
連帶著第一代人皇的整個部落,都是徹底葬滅。
而在第一代人皇的清晰身影,淡化消失以後,姮的身影,卻是徹底凝實,格外清晰。
毫無疑問,這個階段的人族,到了第二代人皇的時期。
姮,統領了人族。
並在這個階段,第三代人皇,也就是鍛造人皇鼎的那位的身影,逐漸開始顯現。
並在這位人皇的後麵,還有著一道人族身影,也是開始展露出模糊的輪廓。
人族在這個階段,持續發展,一切都很穩定,未曾出現任何波動。
蠻族、妖族、海族、靈族,以及另一個不曾知曉名諱的新種族,都在休養生息,養精蓄銳。
隨著各族的繁衍,不斷加劇,各族的生存空間,都受到了明顯的擠壓。
因此,各族之間的摩擦,都是持續不斷。
但,彼此之間,卻又有忌憚,沒有充足的信心,也沒有合適的契機,可以有把握抹除掉對方。
所以,這種摩擦,都是有所控製,在局部發生。
各族都很理智,也很清醒,都保持著遏製。
而這樣的局勢,卻是並沒有持續到多久。
好景延續不長,人族的第二代人皇,姮突然隕落。
其耀眼的身影,在曆史影像之中如同流星劃過,迅速消失無蹤。
第三位人皇崛起,其昂藏的身影,清晰可見。
頂天立地的姿態,顯得霸氣睥睨。
而隨著三代人皇時期的到來,那位隨同第三位人皇之後展露出來的模糊輪廓,也是逐漸清晰。
到最後階段時,徹底明朗。
秦陽一眼認了出來,這道身影居然是現今時代的人王。
他居然也在曆史之中,留下了印記?
目睹這一幕,秦陽感到有些驚詫。
但仔細思忖了下,卻又很快釋然下來。
作為第三代人皇的胞弟,且人王更是當今時代最強聖者,半神之姿。
蠻妖之戰時,更是率領人族,追隨妖族,將蠻族徹底誅絕。
這樣的人物,青史留名,倒也不算什麼稀奇的事情。
甚至,秦陽都是不免惋惜。
若是事情毫無變故,曆史一切遵循之前的秩序發展下去,這位人王應該會成為人族第四位人皇。
甚至,如果人族始終保持自由繁衍,在這個末代人皇的階段,人族未必不可以出現一代雙皇的鼎盛局麵。
奈何,人族崛起的曆史,到這個階段,便畫上了句號。
隨著這位人王的身影,徹底清晰,第三位人皇的身影,驟然黯淡了下去。
並且,快速消失,無影無蹤。
人族的曆史之中,人王徹底崛起,主宰人族。
而隨著人王的徹底崛起,在這片世界的曆史之中留下了最為濃重的一筆色彩的蠻妖之戰,也是正式上演。
這一場蠻妖之戰,最終以蠻族全麵潰敗結束。
目睹了這場戰爭的結局,秦陽才徹底恍悟過來,這一場蠻妖之戰,便是世所皆知的那場蠻妖之戰。
也是蠻族的滅族之戰!
人族與妖族聯手,對蠻族展開了絕殺。
隨著蠻族全麵潰敗,這種絕殺,可謂是毫不留情。
而這場蠻妖之戰的流程與結局,都與現今時代記載的史實,完全符合。
蠻族絕跡,人族沉匿,妖族獨尊。
.